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推荐6篇

时间:2024-04-15 11:06:11 分类:工作计划

在一篇教案中,教师可以详细规划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使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和连贯性,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推荐6篇

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饮料是多样的,在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物品能溶于水。

2.尝试用常见的饮料粉自制饮料,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积极动手尝试自制饮料的快乐,懂得安全饮用饮料的常识。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课件。

2.饮用水、奶粉、橘子粉、可可粉、酸梅粉、糖、透明一次性杯、吸管、搅拌勺,教师用自制好的各种饮料布置的“饮料展览会”。

活动过程

1. 参观“饮料展览会”,知道饮料是多种多样的。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很多美味的饮料,我们先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饮料是什么口味的。

(2)幼儿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饮料的颜色,也可以让幼儿闻一闻饮料的气味,发现不同之处。

(3)品尝。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吸管尝一尝,说一说他们的味道,看看刚才猜得对不对。

2.幼儿动手自制饮料,观察物品的溶化过程。

(1)教师示范。

教师:小朋友,刚才这些美味的饮料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

a.出示自制饮料的材料,并进行介绍。

b.示范制作饮料的过程:盛1勺饮料粉放入杯中,加入半杯水,边用搅拌勺搅拌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饮料粉在水中的变化。教师:饮料粉去哪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了解溶解及水变色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糖。

(2)幼儿第一次调饮料:尝试用一种材料制作饮料。

请幼儿自主选择1种材料制作饮料。鼓励幼儿互相欣赏配制好的饮料,并互相比较它们的颜色、气味,然后各自品尝自己的饮料。说一说喝了自己制作的饮料有什么感觉。

(3)幼儿第二次调饮料:尝试用两种材料制作饮料。

a.和幼儿讨论:这些饮料粉可不可以混在一起制作饮料呢?哪两种混在一起能更好喝呢?

b.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用两种饮料粉配制饮料,探索发现两种饮料粉溶化的奇妙变化。

3.幼儿品尝饮料,知道应该安全饮用饮料。

(1)引导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自制的饮料,将配制好的饮料与小伙伴共同品尝,分享快乐。

(2)喝了这么多饮料,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共同讨论喝饮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引导幼儿懂得剧烈运动后不能喝饮料,喝饮料适应适量,少喝冷饮及碳酸饮料等。

4.课件学习。

出示课件,了解常见的.、健康的饮品的制作方法,请感兴趣的幼儿回家制作。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篇2

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三)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

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一) 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二)幼儿分组探索,引导幼儿探索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传递,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出示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学习记录。

指导语:瞧!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传声筒,一种用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另一种是用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请小朋友比一比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看看哪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大?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裁判员,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要点:介绍记录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那种传声本领最大,并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指导要点:请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探索,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记录:连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三)分享交流,启发幼儿把传声筒传声的探索与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1、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语: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探索发现,那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最大?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大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递的秘密。

指导语:为什么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况下都能传递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振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1、激发幼儿寻找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声的秘密。

提问: 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传声筒"传声的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屋》,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是如何把我们说话的声音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过程。

四、活动延伸

(一)将幼儿制作的不同的"传声筒"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声音传递的更多奥秘。

(二)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传声筒,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附资料:

1、传声筒的小秘密传声筒利用的就是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的固体的传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在拉直后与固体相似,可以提高传声能力,降低声波损耗,达到传声效果。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震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了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3.蔬菜好吃有营养。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重点难点: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活动准备:

1.与内容有关的课件。

2.胡萝卜、黄瓜、白菜、土豆、花菜等实物若干、蔬菜宝宝图片数量与幼儿相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小朋友最喜欢的小飞飞和一群蔬菜宝宝来做客。

2.幼儿观看各种蔬菜图片或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这些蔬菜中,可以吃的'部分是什么?

3.出示一幅完整的植物生长图,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二、逐一出示各种蔬菜宝宝,通过猜谜游戏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样。

1.红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载,切开红漆桶,清凉可口好小菜。(胡萝卜)说一说胡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叶可以做菜)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2.猜谜语:瘦长的身体看,翠绿的皮肤,全是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黄瓜)那我们应该吃黄瓜的哪一部分?

3.看图中是什么蔬菜?(白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菠菜、青菜)4.这是什么?(土豆也叫洋芋或马铃薯)。5.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看课件)。

三、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因此,平时不能挑食。

四、分类游戏:《找朋友》

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蔬菜宝宝,让幼儿根据蔬菜的特征找朋友。五、品尝交流:《蔬菜沙拉》。

教师出示用番茄、黄瓜、红萝卜的沙拉 ,请幼儿品尝,交流《蔬菜沙拉》的制作方法。

教后反思:在平时的生活经验当中,有的孩子说了自己平时不喜欢吃的蔬菜,而且还有的孩子连蔬菜的名字都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很好地掌握了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而且还会对其进行分类,发展了孩子的分类能力。让平时讨厌吃蔬菜的孩子,都知道要多吃蔬菜,营养丰富,不能挑食。

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篇4

活动意图:

中班幼儿已经摆脱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为了让幼儿对书写数字产生浓厚兴趣,我设计了一堂情趣性很强的中班科学《数字宝宝“1"》活动。满足每个幼儿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活动目标:

1、掌握1正确的书写方法。

2、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

3、对书写数字产生浓厚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彩笔。

2、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数字王国转转,可是想要去数字王国一定要记住王国的口令:1像铅笔细又长,一会去王国的途中我们会路过一个像‘1’一样的小桥,我们一定要一边念口令一边过小桥,而且小桥一定要按指定的`规则去走(从●走到)

2、走过了小桥,我们来到了王国的门口,要开启密码锁,一边念口令一边用手指画“1”(请幼儿看挂图p1,引导幼儿用手指来写“1”)

二、小朋友们,我们终于来到了数字王国了。

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我们来数字王国的过程吧。教师提示: 口令是什么?走小桥的规则是什么?怎样开启密码锁的?

三、书写练习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坐姿,书-w纸中心“1”,要求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按箭头方向书-w数字“1”。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遵循中班孩子学数学的特点,让幼儿数实物图案、说总数、选数字,体现了学习数学的规律。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很快地将数字书写方式记住,因为在活动中主要通过演示箭头方向的方法,幼儿通过箭头很直观地看到正确书-w方式。为了使此次活动更为有效,我使用了“走小桥”,“开启密码锁”的数字游戏,提高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由于在书写过程中不断的提醒幼儿书写的姿势,也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了书写姿势的重要性。

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篇5

活动的设计意图:

气球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较喜欢的玩具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段幼儿,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

活泼、好玩,同时他们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常常看到他们三五成群地围着一样东西在观察。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还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对事物与现象的探索欲。

新纲要指出,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的过程,而是要幼儿通过自身主动地观察、发现、感知、探索,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经验。本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为什么气球被突然放飞会到处乱窜等等。

科学活动:我和气球做游戏

教学目标:

1、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感知空气的存在。

3、感知空气从气球中突然冲出的有趣现象。

教学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若干,充足气的气球一只。

2、打气筒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气球喜欢吃什么

分别出示未充足气的气球和充足气的气球。

这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

再出示未充足气的气球,引出故事《气球吃什么》

1、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2、气球究竟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得胖胖的?(气球喜欢吃空气)

感受气球轻轻吹在脸上和快速吹在脸上的不同感觉

二、 我帮气球吃空气

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得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呢?(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示范,重点是如何抓住气球的嘴。

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可以两两合作。

玩气球:摸摸气球胖乎乎的肚子、和气球碰一碰(身体的各个部位),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 放飞气球

猜猜:气球突然放飞会怎样?

请个别幼儿模仿气球乱窜的样子

为什么气球放飞后会到处乱窜?是谁给了气球力量?

四、 游戏:流星球大战

组织幼儿来到空地

游戏:听到教师喊“放射”的口令,全部幼儿放飞气球,表现流星球大战的情形。

延伸活动: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流星球大战的情形。

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理解8、9两数之间的关系。

2、能细致地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尝试对物品进行初步统计。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花园背景图1张,9朵蓝花、9朵黄花、9只蜜蜂、9只蝴蝶的粘贴卡片。

2、幼儿人手一份内容不同的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到花园里看看吧。

(教师出示花园背景图)

师:哇,好漂亮的'花园,谁能告诉大家花园里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花?

二、基本部分

2、点数小花知道8添1是9

(1)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花园里有几朵蓝花,有几朵黄花,谁多谁少?

(2)请幼儿讨论:怎样让蓝花变成和黄花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在8朵蓝花后面添上1朵蓝花,点数验证,理解8添上1是9。

(3)怎样让黄花变成和蓝花一样多,点数验证,理解9去掉1是8、

3、游戏《花儿找朋友》

师:孩子们花园里开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小蝴蝶也飞来了,他们要和小花做找朋友的游戏,蝴蝶找黄花做朋友,蜜蜂找蓝花做朋友,现在我们帮他们一起找吧。

(教师出示9只蜜蜂和8只蝴蝶)分别贴到小朋友身上,先发蜜蜂给小朋友,粘到孩子的身上,(放音乐“春天”)老师带着孩子上台学蜜蜂飞一圈后再一个一个粘贴图片,贴完后说,帮小蜜蜂找到好朋友的回到座位上。

师:其他小朋友都帮他们找到好朋友了,怎么还有一只小蜜蜂没找到蓝花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呀?

幼儿:红花少了1只或蜜蜂多了1只。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点数)红花有8朵,黄花有9朵,9比8多1,所以多的这只蜜蜂没有好朋友,现在老师贴上一朵红花让它和小蜜蜂做朋友吧。现在所有的小蜜蜂都有好朋友了,我们再帮小蝴蝶找朋友吧。

(教师再找部分幼儿贴上蝴蝶,再放音乐,飞一会儿再粘贴。)

师:我们来看看,蝴蝶找到黄花朋友了吗?(点数蝴蝶),蝴蝶都有好朋友了,还有一朵黄花没有找到好朋友,那个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

幼儿:黄花多了1朵,数一数,蝴蝶有8只,黄花有9朵,8比9少1,所以这朵黄花没有好朋友。(表扬鼓励幼儿。)

4、抢椅子的游戏

我师:们帮小蜜蜂、小蝴蝶都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小椅子也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1)教师把小椅子(8把)搬上来,请一组小朋上来(9人)。游戏规则:音乐开始,9个小朋友围着椅子转,音乐停看谁先找到小椅子做朋友。

游戏结束,师:他为什么没有椅子呢?看看有几把小椅子,几个小朋友?(8把、9个)9比8多1,所以他没有小椅子。

师:现在怎么让他也有椅子呢?(加上1把)加上后再玩一次,正好一人一把。

(2)再换一组(8人)幼儿游戏,音乐停,有1把椅子空着,再说出8比9少1,所以多一把椅子。在加1人重新游戏。

5、找找数量是8和9的食品

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是不是有点累了,肚子饿吗?

幼儿:饿。

师:我们去食品店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

教师出示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

师: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那些食品的数量是8?

那些食品的数量是9?

三、结束部分

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教案幼儿园科学模板推荐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