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人员事迹5篇

时间:2024-02-03 09:06:07 分类:事迹材料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通过仔细研究事迹材料,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从而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下面是82秘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采样人员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采样人员事迹5篇

采样人员事迹篇1

小珊,女,34岁,中共党员,主管护师,现任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街道闽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会主席、主管护师。

“当一名白衣天使,用无私的奉献为患者架起生命的桥梁”成为她追求的航向,自2010年本科毕业后,她进入青岛市市级三甲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016年加入闽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家庭。她迅速转变工作方式,适应社区护理工作模式,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护理工作中。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此次青岛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她又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采样工作中。凭借集中隔离点的工作经验,10月11日下午她完成院感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按照院感要求,完成采样点区域划分,晚上即进入采样点,直至凌晨12点完成当天采样工作,返回单位后又进行试管清点核对、接收清点防护物资。结合中心实际工作情况,迅速理顺工作,协助制定工作流程、人员分工及相关记录表格,并以此为模板指导中心采样工作。由于此次采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一整夜的工作后,她又在清晨5点出发,开始了新一天的采样工作。每天的工作她都是高强度超负荷运转,超过了18个小时。三天的采样工作如此往复,单调而重复,她以单位为家,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圆满顺利地完成采样工作。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有过艰辛才看得到繁华,有过奋进才闻得到芬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青岛市工人先锋”号、青岛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能竞赛食源性疾病监测专业一等奖、青岛市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健康教育演讲比赛一等奖、市南区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等。

“医者有人心,慈悲济世人”。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护士,小珊用她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炙热的爱心。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精神。

采样人员事迹篇2

谢丹华,外科二区主管护师,是一位乐观爱笑的护理人员。2020年疫情伊始,她便参与了第一批核酸采样工作,至今,她几乎从未缺席黄江医院的每一次核酸采样任务。

近期,由于疫情多点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核酸采样任务尤其繁重,她曾连续六天参与黄江镇内以及在外支援的核酸采样任务。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忙碌到晚上九点,她笑着说:“以前晚上还会有点睡不着,现在是倒床就睡,多年的失眠都治好了。”

连续不断的工作,让谢丹华陪伴孩子的时间大大缩减。她的爱人也是一位医生,自3月以来一直在外支援至今。作为父母的他们,对孩子的陪伴更多停留在电话的句句叮咛中。最近她已连续上班13天没有休息,突然休息一天,儿子意外又欢喜地拉着妈妈出去玩耍,骑一会单车,逛一下公园,孩子的需求那么简单,妈妈的给予却不太容易。

她说:“没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觉得应该尽所有努力去做这个事情。有时候我们去社区、村里给老人上门采样,路遇小朋友给我们敬礼,就特别温暖和感动;还有一次在学校采样,小朋友们做了“石来运转”的手工送给我们,心都被暖化了。只要大家都平安,一切都值得。”

采样人员事迹篇3

张传福,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1年8月出生,1999年参加工作,2004年11月调入大蒲柴河镇政府工作至今,期间被大蒲柴河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事业编3次、优秀公务员2次。

张传福同志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的先进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冲锋在前、精准阻击,甘当守护者。我是调度员我先上,“调度员”坚持到位不越位、补位不错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大蒲柴河镇核酸检测第三组,所负责的区域复杂,共有三个检测点,由松江河村、吉林广顺矿业有限公司和中铁九局两大企业组成,由于人员多、流动性大,管理起来有难度。张传福身为松江河村的包村干部,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对此项工作不敢有一丝怠慢。在全员核酸检测前期工作中,他亲自去村屯和企业合理设定采样点位置及布置,建立核酸检测人员台账,摸清居民的相关信息,对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完善、分析、汇总上报,全面掌握其人员状况,真正做到心里有数,行动有力。他带领采样三组共完成6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累计检测8640人,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全力守护了村民和企业职工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二是聚力助力、贴心服务,共染志愿红。我是“大白”您放心。部署工作任务、鼓励机关干部、动员疏导群众,“调度员”的声音从未间断。核酸检测点位的“服务员”、静态值守卡位的执勤员、环境消杀的卫生员,他实现了从机关干部到“志愿大白”的迅速变身,有序推动“敲门行动”“清仓行动”的顺利开展,用实际行动擦亮胸前党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

三是顽强毅力、担当使命,甘当奉献者。疫情就是号角,生命就是使命。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他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克服寒冷天气,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无论多晚,都要在第一时间将上级各项指示上传下达、推送到工作群,安排到人、布置到位。不能按时吃饭、加班到深夜已成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常态,切实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核酸检测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总是第一时间能看到他的身影,物资不足、人员缺少、扫码系统出现异常等都需要他来沟通解决,保障所负责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的顺利完成,充分彰显了一心为公、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

“白天夜晚忙防疫,时刻绷紧一根弦,不辞辛苦不言累,只为打赢‘阻击战’”。这就是张传福工作的真实写照。目前,疫情还没有结束,坚守仍要继续,张传福将继续战斗在“防疫一线”,继续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采样人员事迹篇4

她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十几年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带领同事开展新技术,协助护士长管理病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自疫情发生后,她三次前往百色市、防城港、上海市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是覃xx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不管是到革命老区百色,还是到滨海线城市防城港或是到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医院一号召,她就义无反顾的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

2024年2月10日医院组建核酸采样队伍驰援百色、2月24日组建护理队伍驰援防城港,她都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在抗“疫”一线,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居民核酸采样,工作结束时,双手早已冻得发麻,摘下护目镜、防护口罩时,脸上被压出一道道红印。尽管抗疫之路很艰辛,可她从不退缩!

4月15日晚上9点,她在科室工作群接到驰援上海的消息,立即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经过2天的培训、考核,4月18日早上她与其他医疗队员们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动车。

在上海抗疫一线,她与队员们接管上海闵行体育馆亚定点医院,每次进舱工作4个小时,主要工作是发早中晚餐,测生命体征、采集核酸,出院病人床单元消杀工作,清点物品,打印核酸条码,核对药物、分配药物、接待新入院病人,安排床位等一系列工作,有时饥饿、疲劳、眩晕、心慌气短等不良反应一起涌来,但是看着忙碌的同事们,她心想再难也要坚持!因为她知道,她的脚下是南丁格尔的足迹。三次逆行出征,是她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经历,这将激励着她在今后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加勤奋,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有一种勇敢是明知前路艰险,也绝不回头,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这,就是白衣天使!

采样人员事迹篇5

4月22日北京新发疫情以来,连续八次担任核酸采集点“点长”的她,每天微信步数二万多,一天下来浑身酸痛。别人都说“你就负责好采样人员就行,别的不用管!”可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采集点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会时刻关注并及时解决,她就是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轻党员——杨露。

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顺义城区光明街道、胜利街道、石园街道的核酸采样工作,根据工作安排,杨露基本每个点位都会轮换去工作,不是去采样,就是去当“医务点长”。在区域核酸检测中,为按时开展采样工作,凌晨4:30,杨露就起床了,因为框架眼镜容易起雾,看不清楚,特别影响工作,她就戴上隐形眼镜。5:00出发,去单位的路上联系好采样人员,询问需要的防护服和手套的尺码,告知具体采样地点,不清楚的还要加微信发送位置。5:20到达防保科后,领取物资,再按采样人员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换。6:00到达核酸采集点,将采样用的桌子用酒精消毒,擦干净,粘好黄色垃圾袋,再将酒精、棉签、试管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因为现场除了采样大夫和她,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穿防护服,等人员到齐后,她一一指导大家如何穿脱防护服、戴口罩,确保每个人的个人防护安全。

等大家全部穿戴完成,到达自己的点位开始正常工作后,她又回到作为清洁区的临时帐篷里,将洒落一地的包装袋等收拾到黑色垃圾袋里,再将各种物资摆放整齐,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居民排队距离近的,她要说一说;登记人员忙不过来的,她要去帮一帮;扫码系统有问题了,她要去看一看。扫码手机没电需要换手机时,她会安抚群众,指引大家去另外一个通道排队;大爷大妈们腿脚不便的,她会扶着大爷大妈们先到采样处等待,然后跑到扫码处向排队居民讲明情况,征得他们同意后再优先给老人扫码,然后跑过去送还身份证。

就这样,她在两个通道间不停地来回奔走忙碌。看到排队居民零零散散时,她会及时将两个通道合并,让采样人员轮流休息。转眼之间就到了晚上9点半,收拾好物资后,她还要亲自给医疗垃圾消毒,并封口指导转运。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她这才想起来白天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肾结石又发作了,疼得大汗淋漓,不得不吃止疼片来止疼,于是满怀歉意的连忙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

疫情期间,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非常辛苦。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三个街道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每日居家隔离人员多达一千余人,在保证正常门诊工作的同时,他们还要随时抽调人员上门入户采集核酸。每天晚上,不等到抽调通知,杨露从不敢安心入睡。

还记得冬天一次大雪后,路面特别湿滑,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显得特别笨重,但她还是不减往常的速度,多次险些摔倒。很多没有电梯的小区,她总是迈着沉重的步伐,一层一层气喘吁吁地往上爬。她总说自己年轻,多爬爬楼就当锻炼身体了,零下十多度的天气,脱下防护服的她却湿透了衣服!

《采样人员事迹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