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片观后感7篇

时间:2024-09-13 09:05:32 分类:心得体会

大家写观后感时可以借助一些文学或影视评论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通过写观后感,可以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军事片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军事片观后感7篇

军事片观后感篇1

从初中反复学习的历史书上,从电视上频繁播出的电视剧中,不免让人对我国的军事历史产生深厚的兴趣,所以,当我再次来到北京,便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此次游览的对象——军事博物馆书。

本上的东西是死的,是不全面且具有倾向性的,我一向期望着能够去真正的展览馆看一看,亲身感受到那硝烟战火沉淀后的悲壮和精华。

闻名海内外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庄严而肃穆,巍峨而壮观,中国军事博物馆以其博大恢宏的气势、深沉凝重的氛围直观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军事历史的宏伟画卷,博物馆正门上方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匾额。临近博物馆前,我们感受到一股凌然正气扑面而来,让人肃然起敬,心中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中央展厅中陈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军事装备,有飞机模型、有炮弹实物。件件都透漏着中华民族的那种绝不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那高耸的“东方红一号”导弹更是阐述着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骄傲。这些当年参加过战斗,或许还立下过无数次战功的飞机、坦克、轮船、火炮静静地在那里躺着,将那以往的霸气深藏起来,一动不动,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自我的使命,此刻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那静静地躺着,享受着它的子民们的无尽的敬意。

一楼的军械很精彩,二楼的军刀和各种各样枪支的展示,也是名不虚传。我们沿着楼梯向上走,走廊两旁的陈列柜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军刀和各种类型型号的枪支。爸爸是枪械爱好者,他兴奋地向我讲述他所熟悉的枪支的各种性能、尺寸和使用场合,虽然我不能完全听懂,但也能感受到这个枪械厅的收藏之全面,展品之丰富。

一张张颜色灰暗的旧照片,一幕幕不堪入目的破壁残垣为我们讲述着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反抗外国侵略、誓死保卫家园所作出的一次次斗争。我们听导游介绍说:那里的每件展品都十分珍贵,因为那不是没有生命的冰冷展品,而是在牺牲了数千万同胞后,在尸山血海中保存下来的珍贵史料,是党史、军史、国史的活化石,其珍贵程度再过几百年才显出空前绝后的价值。

参观后,让我知晓了我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了解与世界先进军事大国的差距,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要想不挨打,就得自我变强大”的道理,为了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我们应当从这一刻开始努力!

军事片观后感篇2

20__年9月17日,在党办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走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股浸润着历史庄严、满含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世纪之风便扑面而来。正当厅屹立一尊毛泽东同志的雕像,是他,当年带领着四万万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在敌人的屠刀下翻身做主,开创出如今这一片美好的世界。

中央展厅中陈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军事装备,有模型、有实物。件件都透漏着中华民族的那种绝不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那高耸的“东方红一号”导弹更是阐述着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骄傲。

冬风刺骨,两翼展厅已颇是寒冷,一些当年参加过战斗,或许还立下过无数次战功的飞机、坦克、轮船、火炮静静地在那里躺着,将那曾经的霸气深藏起来,一动不动,纵使那风一次次呼啸而过。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那静静地躺着,享受着它的子民们的无尽的敬意……

从大汶口时期的第一场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似乎总是笼罩在一层或浓或淡的硝烟中:朝代更迭、平定叛乱需要战争,抵御外侮、护我中华也需要战争。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伟大的中国人民一次次发挥出自己无穷的智慧,创造出种种先进的兵器。这些样式各异种类繁多的兵器描绘出了一幅中国兵器的改革图:最初的石质斧钺到后来的铜质戈戟,再到后来的火枪火铳,到现在的枪炮弹药、导弹卫星。这一系列的发展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的智慧,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再度腾飞!

如今的中国已经永远告别了过去的那种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状态。她制定了和平外交政策,并且努力地遵循着这些政策来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以期达到所有人共同的目标——世界和平。陈列馆中的一切便是这最好的见证。

一张张颜色灰暗的旧照片,一幕幕不堪入目的破壁残垣为我们讲述着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反抗外国侵略、誓死保卫家园所作出的一次次斗争。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同时又是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旧中国在那里灭亡,新中国从那里走来!

让我们高举起新中国的伟大旗帜,肩负起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脚踏实地,面带着坚定的微笑向前、向前——那里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军事片观后感篇3

来北京多次了,北京有名的风景和古迹基本上都游览过了。几天前由于种种原因又来北京了,坐在飞机上的时候就想,这次去哪游玩呢?忽然看到一本杂志上写到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以前心中也总是对它充满着一种崇敬和好奇,毕竟它是中国最大、最丰富的军事博物馆,于是就打定注意,办完事就去参观!

12月3日午时乘地铁来到军博,步入大堂,感受到的是一种严肃、庄严的气氛,一楼左边展厅是“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自鸦片战争到此刻的的过程。用实物、图片、文字展示了中国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鲜活的反应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史诗。右边展厅展示的是“土地改革战争展厅”,集中展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运动。正厅展示的是以往在各个战争中立下战功的飞机、坦克和大炮,还有各种火箭和导弹,正中间是毛泽东和朱德以往的专车,保存十分完好。

二楼集中展示的是中国从过去到此刻的各式各样的枪支弹药和很多外国的各式枪支,那里绝对能让人大开眼界,热血沸腾。更能让武器爱好者痴狂。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真实的枪支,并且是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也拂去了心中对枪的那份神秘……

三楼是古代战争馆和中国现代军事发展的展览,在那里,你能看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仿制品,能看到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还能了解很多的军事知识。四楼展示的是中国近代战争和中国军事和外国的交流,展示了很多外国领导人和军事领导人赠送给中国军事负责人或组织的纪念品。

我参观了二个小时,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看完后,不禁感叹:如果想好好的参观,足足需要一天时间。馆内丰富的展览让人无法想象,更让人流连忘返,它的教育意义和学习指导作用是十分之大的。但同时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奇特想法,这可展示的都是杀人的武器和杀人的历史呀!

军事片观后感篇4

军博展品的陈列不仅仅有历史,还要有未来,个性是对于武器历史的叙述,要有过去、此刻和将来的三大阶段。过去的武器已经没有秘密可言,此刻的武器有些已经解密,例如,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代机歼-10轻型战机、兼有歼击轰炸功能的歼轰-7飞豹战机、先进的护卫舰和驱逐舰、99g坦克等,以及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科技经典之作,超视距技术、隐形技术等,但是遗憾的是,上述解密成就都没有在军博展览中得到应有的反映。着眼于未来,应当设立未来的概念性武器馆,例如,已经公开展示的我国暗箭无人机、代表着我国空军作战理念的改变和设计思想的进步,已经引起外军强烈兴趣,不妨让我国观众一饱眼福。

其它诸如,中国航天站、火星探测器、大推力运载火箭、登月车、磁流体潜艇、隐形战机,以及美国的宇宙航母、濒海战舰、第五代战机设计概念等。要透过展览,让观众既知道我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了解与世界先进军事科技的差距,激发青少年一代为发展中国国防力量贡献力量的热情。这才是军博所应当到达的理想效果。

组织编写展品解说词、图片和历史背景说书籍、明信片,设计军博展品玩具、照片等,利用军博展厅内的销售柜台向观众出售,军博展品原则上都能够制成纪念品、玩具实物、cd、纪念邮票、照片、文化衫、印有展品标志的纪念帽子,钥匙链、不干胶贴、扑克牌、扇子等等,这也是与世界各国博物馆都有相关纪念品售卖的惯例接轨。

堂堂的军博不能只卖那些与历史毫无关联,与军博展品没有关联的简单的军事玩具、武器拼图、压缩饼干、高价饮料等。军博在管理上也应下功夫提升质量,多从观众角度思考问题,以争取最好的服务效果。例如,某些展厅连博物馆行业最起码的参观方向指示牌都没有,观众进入时居然不知晓左拐还是右转。与此同时,军博要建立解说制度,每一天分批次、定时解说,并将时刻表公示。解决观众乘兴而来,懵懂而去的参观弊病,让军博成为我国军史展览和军事教育的中心。

军事片观后感篇5

在读书或看艺术鉴赏类节目时,经常听到一个说法,诗文及艺术作品,其出于哪朝哪代,必带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国家强盛,其民威武,作品也具有强盛之状;反之,衰颓之际,其音萎靡,作品自然小气。这种国民一体的气象不仅仅体现在文艺作品上,也会普遍反映在民族心性之中,国富民强,国贫民弱,势使之然也。

相较于《战狼》的虚构,历史上在国家强盛时期,的确出了一些比吴京还要猛的牛人,那些能征善战的名将就不必提了,说两个纯文人,举其一二,推及其余。

首先是汉朝的班超,汉明帝初期,西域地区北匈奴一家独大,实际控制了西域各国,还多次胁迫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公元七三年,班超带领三十六个从人出使西域,他们来到鄯善国没几天,恰逢匈奴人也派使团出使鄯善,鄯善国主迫于匈奴淫威,不敢过分和班超他们接近。了解情况的班超异常威武,带领手下人果断截杀了匈奴使官,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鄯善国归顺汉庭。后又以类似的手法了结了于阗国的匈奴监督官,迫使两国国王以及其他国王将儿子送往东汉做侍子(人质)。然后联结西域三十六国,做起了实际上的首领兼精神领袖。当汉朝庭召班超回朝时:“诸国大震,抱住班超的马脚,号泣不让其走”。一个外来人做首领做到这个份上,恐怕再无出其右了。成龙主演的《天将雄狮》估计就是取材于班超的故事。

已经说到班超,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前辈苏武,这也是一个名载史册铁骨铮铮的好汉,可惜他的脾气没班超那么大,运气也没那么好,当然首先是能力和信心就没有那么大。苏武出使匈奴时,一方面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比较紧张,国力优势并不明显,另一方面他自己的底气也没那么足,倒是他的那个副将张胜更有胆识,阴谋来一场宫廷政变,企图改变匈奴的政治格局,顺便建一件奇功。然密泄事败,尽数被捕。在后面的表现中,苏大使几次吵嚷嚷着要自杀,最后被迫去放羊,气节倒是不差,始终觉得胆识还是不够。对比之下,可以看出自信与否,结局是天壤之别。

再说另一个牛人,这是前不久“大鱼漫画”在《一千年前的中印交手,一个人如何灭掉一个国家》中介绍的王玄策,一个人灭掉中印度政权(《新唐书》有寥寥几笔介绍)。王玄策一介书生,好不容易谋了个外交使臣之职,因为路途熟悉,受太宗皇帝委派二次出使印度,本来是开开心心的友好访问,但不巧的是印度老国王戒日去世了,政权被他的丞相阿罗那顺窃取,这个不靠谱的新国王居然派人洗劫大唐使团,使团除正副团长外全军覆没。这个信心爆棚的团长没有按常理逃回来报信,而是决定自己处理,找回大唐的面子。于是两人到吐蕃松赞干布那儿借了一千多兵马,到松赞的另一个岳父泥婆罗国王那儿借了七千骑兵,从没带过兵打过仗的王大使带着八千国际纵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轻轻松松就把中印度给灭了,坐上王位没几天的阿罗那顺屁股还没热,就被五花大绑送到长安问罪。

班超和王玄策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冷兵器时代,但如果拍成电影,可能比《战狼》还刺激,更能彰显民族豪情。这种文人确实牛逼,他们身上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比叱咤疆场的武士更精彩,读来更过瘾。古语虽云“乱世出英雄”,但要让文人也如此牛哄哄的,背后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聊完古人,我们又回到现实。近年看一些好莱坞电影时,不知是出于客观还是主观的原因,多数导演在塑造人物时,主角高大上自不必说;反面角色也多智慧勇敢,威武强悍,不失令人尊敬的一面;但一些配角就塑造得特别猥琐渺小,特别是取景于亚洲国家时更是如此,令人不解的是日本和韩国往往不在此列。看到这种差距时的心情和鲁迅先生当年看到在刑场围观的群众时大抵相同。这哪里仅仅是在塑造人物,难道不是一面国家和国民形象的镜子?也许正因为长期的灰暗压抑,我们才觉得《战狼2》让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姑且不管影视作品与事实有多少距离,在谴责这种有意无意的丑化时,我们也该好好自我反省——我们这个民族够不够自信?

我经常在思考,国家强盛与个人自信之间是不是一种鸡和蛋的关系?也许多数人倾向于是强盛的国家促成了强烈的个人信心,但国家又是怎样强盛起来的呢?真是寄希望于少数的“明君圣贤”吗?

有狮子来领导羊群固然好,但让狮王来领导狮群呢?《战狼2》大热已过,愿余味悠长。

军事片观后感篇6

?战狼2》这场革命起义是成功的,它打击了某些被外来小鲜肉文化殖民的自甘沦为奴役的中国电影,电视剧。可以这样说,近年来,中国电影,电视剧正帮着外邦殖民着国人的思想,渐渐地使国人的思想变异,使国人思想阴盛阳衰,变成娘炮思想。

清王朝使国人思想麻痹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如鲁迅先生所言,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里时,权贵都跑了,一处戏园里的戏子还若无其事的唱着没有观众的戏。另外,八国联军军舰靠不了岸,是岸边的清朝老百姓去把侵略者背到岸上来侵略自己的国家。这都是史实。再观而今,中国电影,电视剧多多少少有些清朝百姓的身影,甘愿充当着工具,被外来殖民文化利用,来麻痹着国人的思想,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当青蛙觉得那是一个幸福的享受时,但它的灵魂早已被小鬼勾去了。

国人思想其实是不愿意就这样被殖民的,但是却没有选择权,所以,国人对中国电影,电视剧其实是压抑得太久了,其实是早就想了。

当然,关于这场起义,还是对中国电影,电视自身的落后腐朽的质量的一种革命。纵观中国电影,电视剧,搬上荧幕的,高质量的作品少之又少,就拿主旋律,抗战片来说吧,真的是一乱再乱,一神再神,一错再错,都已经把观众的眼睛辣瞎了,怎么来看你的主旋律?看看之前的中国电影,电视剧的办事风格,和清末道台有何异?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搬上荧幕,教育着国民不忘记历史,可是,那些抗战神剧中的历史到底又在哪里呢?你给观众一瓢泔水,非要观众唱出杜康的味道来,这不是自欺欺人又强人所难吗?这种落后腐朽的做法,却一直存在着,因为少了一场革命起义。

外来的殖民文化和自身落后,这两者都是产生了恐怖的影响的,就比如说,《战狼2》的崛起,对国人来说,本来是一件自豪的事的,但是,还是有不少被外来文化殖民的国人和自身奴性的国人抨击着它。说什么中国根本没有这种英雄,用吴京的话说,这类人自卑,犯贱,被外国人欺负惯了,思想麻痹成了木头人了。这类人可以说是无可救药了,如果要救,得花很大的力气去洗涤它们的灵魂。

对待《战狼2》的崛起,电影圈的同行几乎是集体失声,那些当中,肯定是有人羞愧,有人仇恨。小鲜肉的路子都已经走得那么宽了,现在却突然被《战狼2》和吴京挡住了去路,那些资本家和“小鲜肉”的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资本家们是不懂也不想求变的,还一次次为那些小鲜肉埋单的愚蠢行为找借口,说什么这是国内的电影,电视市场需求,他们也无控制力。如今《战狼2》的崛起,在他们看来,他们又得开始,再选择一条路走。本来他们是想利用小鲜肉这条路把中国电影走到黑的,但没想到,他们的黑夜来得这么快。他们的黑夜来了,说明中国电影的黎明就来了。这对观众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正如九十年前,1927年7月27日那场革命起义一样,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这是思想的解放,这是精神被长期的压迫的暴发。国人早就受够了那些烂剧,这次革命起义是国人精神集中的一次强有力的号召。

泱泱大国,本就该阳刚雄壮,结果,却被外来的殖民文化殖民了那么久,如果再不来一场思想精神革命的话,国民就真真正正的成了温水中的青蛙,等到觉悟时,已无力回天了。恰好吴京和《战狼2》给中国电影电视打了一支强心针,《战狼2》的革命起义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一半,借用孙中山先生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在这类似半个清末的电影电视圈里,那些外来的小鲜肉文化恰似那一包包福寿膏,福寿膏摧残的是国人的身体,而外来的不良文化却是摧残着国人的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精神元气所在,那么,就正如了外邦所说,这样的民族是低劣的。吴京领导的这场革命起义,不仅仅是在挽救这个圈子,更是在为国人传递刚强的正能量,更是在汇聚国人的精气神。被糟粕文化和外来殖民文化压迫着的国人响应着《战狼2》,这是国人的一种精神反抗。正如毛主席所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军事片观后感篇7

在我8岁的一个寒假中,爸爸带领了我前往了首都北京,参观了军事博物馆。

我们到了军事博物馆,进入大厅,便在无数的武器弹药中形成了凝重的肃杀气氛,但这刚刚凝结成的气氛,就被旁边熙熙攘攘的人群的喧闹声给消失了。那无数的炮弹连成一片,有核弹、闪光弹、鱼雷、加长版ak-47炮弹,也有许多坦克车:k-2、k-18、s-1876a……使人眼花缭乱。

我们先到了地下的鱼雷区,那里的鱼雷有大有小,有笔袋那么大的,有一个屋子那么大的,甚至还有可以“隐形的”超轻鱼雷。里面的鱼雷应有尽有,我在鱼雷区中找到了一个两栖鱼雷,这种鱼雷有强大的适应性,可以装在潜艇上,也可以装在特别制作的坦克上,只需投入发射舱,就可以发射。

然后我们前往了机枪子弹和机枪区,那里的枪都与子弹牢牢地绑在了一块,每一个枪都十分威武,那上面的简介令人惊心动魄,谁都不会想得到这小小的手枪能爆发出了如此之大的威力。

我们不但看了手枪和鱼雷,而且看了新展出的航母。我们知道军事博物馆刚刚展出了与真正航母10:1的袖珍级的航母,但没想到人排得那么长,足足有30多位。终于轮到我们登上航母了,那精致的零件,那细腻的线条,那宏伟的设计,都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参观完了所有的物品,不禁赞叹:科技宏博发展,人才衡量之己!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准备,好好加油,争取努力,拼搏奋斗,争取在“小升初考试”中成为21世纪最好的“初中生”。

《军事片观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