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夺冠观后感7篇
观后感的写作能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水平, ,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谷爱凌夺冠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谷爱凌夺冠观后感篇1
在夺得金牌后,有记者问谷爱凌,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她说:'我觉得我跟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我对一件事有很大的热爱,也有很大的梦想。'她对滑雪的热爱源自3岁那年。那时,酷爱滑雪的母亲在美国加州一家度假滑雪场做兼 职滑雪教练,她常把爱凌带到滑雪场。在母亲的影响下,爱凌对滑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快,她就能在雪地上娴熟地穿梭在山林间,完成猫跳这样专业的动作,甚至还能自如地进行后空翻。
在她看来:'滑雪不是每天去打仗的样子。滑雪本来是飞翔,是好玩,是创造。每天出去在太阳下面,在美丽大自然中跟朋友们去享受在空中的感觉。'正因如此,她从不害怕失败,因为对她来说,滑雪并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赢得比赛;而是为了挑战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把这个雪上游戏玩到什么程度。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才会在大跳台决赛的关键时刻,放弃妈妈的保守建议,向高难度动作发起挑战。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对未知的事物望而生畏。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追求喜欢的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尝试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放弃努力,宁愿躺平。之所以如此畏惧失败,大概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热爱过什么吧。什么是真正的热爱?真正的热爱,其实源自一种感知力。谷爱凌所热爱的,是一种在户外自由玩耍的感觉。她热爱的是在雪上飞翔的感觉,是在山林自如穿梭的感觉,是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做自己的感觉。而滑雪恰恰给了她这样的感觉。这种感知力,是通过不断体验、不断感受而变得越来越敏锐的。
专栏作家山本美芽提出了'感官抽屉'这个概念,就是把你体验到的各种感受积累起来,从中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当我们真正热爱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忘记恐惧、忘记失败,只剩下好奇、专注和享受。
谷爱凌夺冠观后感篇2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金牌。
谷爱凌是我国滑雪运动的“超新星”。本届冬奥会上她会参加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地技巧3个项目。
谷爱凌:希望把中国元素带到世界
2月7日赛后面对媒体采访,谷爱凌一边回答问题,一边主动展示自己的冬奥“战袍”。她掀起运动员罩衣,露出了滑雪服前闪闪发光的名字汉语拼音“gu ailing”,以及背上金灿灿的龙纹图案。
“我的雪板和雪服都是自己设计的,上面有中国文化的元素。我想把中国的元素带到世界、带到自由式滑雪中去。希望几年以后,有很多人穿着我设计的雪服和雪板站在雪道上。”谷爱凌说。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迎来冬奥首??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大家族”中最年轻的项目。2024年的北京冬奥会,是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这个项目的“冬奥首秀”,也是自由式滑雪“冬奥六兄弟”最小的一位。
正因为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颇为“年轻”,大部分运动员都属于兼项练习。2024年北京冬奥会,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两个项目的冬奥积分合并排名,因此所有大跳台项目运动员都将同时参加坡面障碍技巧项目。
大跳台场地分为助滑区、起跳台、着陆坡和终点区域4个部分。运动员从超过40米的助滑区出发,至起跳台依靠惯性跃向空中,做出一套空中动作后在着陆坡落地,非常考验运动员观察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裁判根据选手的动作难度、动作完成度、抓板以及流畅性等要素综合打分。
自由式滑雪决赛共进行3次滑行,3次成绩中最好的2次成绩相加为最终排名成绩。这也意味着比赛的悬念会一直保持到最后。
谷爱凌夺冠观后感篇3
今年冬奥会,在中国所有的运动员中,受关注度最高的女运动员就是谷爱凌,最受商家青睐并赞助的也是谷爱凌,承受压力最大的自然也是她。
然而她用完美的三跳表现,在冰雪运动中一如既往地书写完美。她不仅完成夺冠,而且用1620抓板这个自己从来没有在比赛中用过的动作逆袭夺冠,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向前推进一大步。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在赛后采访时说的,“第三跳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是百分之百上了领奖台了,所以我可以挑战一个大招,从来没有做过的,但是有可能拿到金牌,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秒钟,去代表自己,代表自己的体育和比赛精神”
“我一直说,我不是为了打败其他运动员的,我不是为了滑得比其他人好,我是想打破自己的界限,做一些以前没有想到是可能的事情,我想滑到自己的最好”。
我觉得,谷爱凌完美地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就是勇于自我突破、敢于挑战自我、独立顽强、积极向上、昂扬奋发。
她所展现出来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的,在任何一项竞技运动中,大家都会拼尽全力去夺冠,但这个过程本身,对社会的促进意义更大。要知道,冰雪运动一直是亚洲国家的弱项,别说是夺冠,就是拿奖牌都很难。
但我们在北京冬奥会上,看到了年轻运动员的优秀表现,比如任子威、苏翊鸣、李文龙、谷爱凌等等。
我们太需要像谷爱凌这样一位兼具实力和外表的优秀运动员,带动全社会来参与冰雪运动,锻炼强健的体魄,提振昂扬的士气。
在谷爱凌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名职业运动员对冰雪运动的真挚热爱,而且那种不服输不畏难的精神,以及合理的战略安排,尤为难能可贵。无论从事哪一行业的工作,我觉得热爱、专业、不服输、认真、专注,都是通往成功的必备素质。
希望朋友们不只看到谷爱凌取得的优秀成绩,更透过比赛,看到逐梦的征程中,我们都不能少了的精气神。
青年们,我们未来可期!
谷爱凌夺冠观后感篇4
谷爱凌强调,在做其中任何一件事时,她都会尽力保持专注。高效地完成后,再干净利落地切换到下一件事。
专注、高效的习惯带来另一种正循环。谷爱凌有一个令人惊讶的数据——现在,她每天仍会睡够10小时!
“我每天能够做这么多事,是因为睡得好,有非常多能量。”这个理念,也是母亲教会她的。
有多拼,生活就有多精彩
成功背后,有谷爱凌超出常人的努力。
谈到自己是如何在学校和训练场间无缝切换的,谷爱凌说:“从家到太浩湖的雪场有4小时车程,我学会了在车上写作业,在车上睡觉,车上换衣服,车上吃饭。”
她的sat考试是在训练转场间隙参加的。短暂的时间和瑞士陌生的交通,使她在进考场前,不得不先在雨中奔跑了一公里多。
疫情期间,她一度无法和教练会合,“只能找朋友们的教练,一个人问一个问题。”没有健身房,她就坚持在家做自重训练,并坚持跑步……
谷爱凌始终表达着一个观点——这些经历让她的人生变得有趣,对此她十分享受。
世界冠军、学霸、时尚达人、美食家……这个充满能量的姑娘大胆地向这些角色靠近。这令人羡慕、惊艳,但却不必惊讶。因为十七岁,正是一个拥有无尽可能和天马行空的灵感的年纪。
谷爱凌平常爱和朋友们一起玩儿。“2020年,我觉得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学校的毕业舞会取消了!”她希望在上大学后,能交到更多朋友。
她表示,即便拥有许多成功的标签,但并不希望别人对她的印象陷入刻板。“我不希望我的朋友一想到我就是滑雪运动员,我更想他们觉得我是一个朋友,我是爱凌。”
2024年有什么小目标?谷爱凌表示一定会好好备战北京冬奥会,在她看来,这是目前最应专注的事。从她母亲发来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她正在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
“我希望很快就能回到中国,和大家一起滑,雪道上见!”谷爱凌发出了邀约。
谷爱凌夺冠观后感篇5
滑雪作为高危运动项目,在过程中摔倒是常事,即使是谷爱凌这样的'天才少女'也不例外。12岁时,她在滑雪中摔断了锁骨,至今还有一个突起的疤痕。
去年3月的世锦赛上,她摔断了右手,造成粉碎性骨折,加上大拇指韧带断裂,有一阵子几乎无法执起雪仗。2018年,在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比赛前的训练中,她意外跌落,这一摔,当场把她摔到失忆。她坐在雪地上嚎啕大哭,却记不起任何事情。作为一名极限运动员,谷爱凌不得不学习如何与恐惧相处。她的办法就是'想象'。每当她尝试一个新的滑雪技巧之前,身体都会变得紧绷。这时,她会深呼吸,先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进行想象。
'当我登上巨大的起飞坡道时,我想象着伸展双腿以限度地提高升力。然后,我会想象我的上半身向我打算旋转的相反方向扭转,在我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弹回之前产生扭矩。现在,在我的意识里,我已经是腾空的状态了……
我的耳朵将风当成一首歌,每360度旋转都会为我的动作音乐提供节拍……
在我安全地执行技巧和迎接不可预知的兴奋之间,有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种通过想象积极的意象来克服内心恐惧和紧张的方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意象疗法'。所谓意象,指的是大脑对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它是表示感觉的心理形象。心理学家朱建军曾指出,意象与情绪紧密相连,持久盘桓的意象造就心境。当我们把心中消极的意象,想象为积极的意象,我们就会克服情绪的困扰,变得积极、勇敢、充满力量。积极的意象不断累积,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生改变。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受到一些伤害。这是不可避免的。受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受伤,再也不敢尝试。
克服恐惧,不妨学习谷爱凌的方法,想象积极的画面来替换消极的感受。利用想象的力量,激活你的勇气和探索欲。
谷爱凌夺冠观后感篇6
18岁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一人身兼三项,两金一银,谷爱凌举重若轻。
在2月18日结束的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她再次夺金!作为谷爱凌最拿手的项目,第一趟滑行,谷爱凌每个动作都发挥完美,拿下93.25分的高分。
谷爱凌在18日的决赛中。
第二趟滑行,谷爱凌完成900+900,平均高度3米6,最高高度3米9!拿下超高95.25分!第三跳开始前,由于之前出场的选手得分没有超越谷爱凌,她提前夺金!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八金!
另一位中国选手李方慧拿下第五名,张可欣第七。目睹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书写的故事,我们不禁思考——这位年轻女孩究竟是有着怎样能量,才能满面春风地抗住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这是谷爱凌的秘诀:体验一切,享受一切,同时“无视”一切。
谷爱凌在18日的决赛中。
铁人,“温韭斩滑雄”
想要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竞争一个项目已经殊为不易,但谷爱凌一来,就拉开了一条长长的战线。
从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到坡面障碍技巧,再到u型场地,三个项目全力出击,谷爱凌就这样成了雪场上的“铁人”。
大跳台项目,她不顾母亲的建议,“一意孤行”挑战从没完成过的1620动作,成功夺金。
坡面障碍技巧项目,她又是在比赛训练的两头跑中连续奔忙。上午参加坡面障碍技巧的资格赛、决赛,比完立马接着赶去进行u型场地的训练……
因为没时间吃饭,她比赛完拿在手上当快餐吃的韭菜盒子和肉包子,成了网友口中的“温韭斩滑雄”。甚至还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谷爱凌是带着韭菜盒子飞驰在天空中的。
坡面障碍技巧预赛后,谷爱凌吃起了韭菜盒子。
但即便是这样的劳累,她也成功在坡面障碍技巧收获银牌,再次站上领奖台。
而紧接着进行的u型场地比赛,她的“铁人”之旅还在继续。
资格赛中滑出95.50分的谷爱凌,丝毫看不出身上有半点疲态,即便她说自己这两天比较累,“好在早上起来就有劲了”。
“我是(自由式滑雪)唯一一个进了三个项目决赛的运动员,我从开幕式到今天,每天训练每天比赛,没有一天休息。”从她一如既往的笑容和快速的语调中,你能够听出一种别样的自豪。
谷爱凌拿下大跳台金牌。
她只看向一个焦点
谷爱凌并不抗拒去体验,去感受,这样开放的心态,是形成她开朗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在从外部世界汲取感受的同时,她也从来不害怕去表达。
她会刻意在把头发包在头盔里的时候,专门留出两缕不会遮挡视线的长发露在外面,只是因为她想让外界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是个女孩:“这个运动大多数是男孩,别人看到我可能就会说,你看这个女孩也能滑这么好,我也想去试试。”
她也会大气睿智地回击外媒那些不怀好意的提问,“很多不同国家的选手和我都是朋友。我特别喜欢滑雪,不是说你从那个国家来,代表那个国家比赛,我们就不是朋友。”
大跳台赛后,谷爱凌比心。
“因为我们都是在一起去打破人类的极限,都是要做到自己的最好,我希望看到其他人也做到自己的最好,去分享这个运动,这才是最大的乐趣。”
这样的回应,并不能打消外国记者的一次次追问,但她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她选择去“无视”外界的繁杂评论,只看向一个焦点——那就是自己热爱的生活。
“其他人所说的正面或负面的东西,对我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项运动是我的,做动作的是我,这段经历也是我的。他们如果不喜欢,可以去做自己的事。”
谷爱凌夺冠观后感篇7
拥有自信的力量,不畏惧人言自信,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力量。精神科医师水岛广子,曾把自我肯定比作 ' 心灵的氧气 ',可见其重要性。缺乏自我肯定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必然会慌慌张张找寻自身的缺点,企图通过外界对他的评价来确定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会变得消极、退缩、烦恼不安。自我肯定程度高的人,总有一种 ' 没关系,车到山前必有路 ' 的安全感。
谷爱凌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多人会觉得,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容易养出内向、自卑的孩子。事实上,这不过是一部分人的偏见而已。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家庭是单亲还是双亲。单亲家庭的谷爱凌,从姥姥那里学到了她勇猛的、好胜的天性,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判断力和职业道德。这些恰恰变成了她身上的闪光点,也促成了她的成功。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很多时候,这些独特性,恰恰就是我们的价值,也是我们自身的闪光点。自 2019 年谷爱凌正式代表中国对参赛至今,她在世界极限运动会、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北京冬奥会等各项赛事中,夺得了一块又一块金牌。但也被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 天才少女 '' 斯坦福学霸 '' 时尚界的新宠 '......这些标签并没有让她产生思想包袱,她也从未把自己想成标签中的样子。在她看来,成长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活在别人给你的标签里,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做好自己,做自己所能做到的那个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给他贴标签。当别人给你贴上 ' 孩子气 '、' 任性 '、' 不考虑别人感受 ' 的标签时,你的特点就变成了缺点。缺乏自我肯定的人,会感到自卑,甚至真的变成一个有着孩子气、任性、不顾别人感受的人。而当别人给你贴上 ' 天才 '、' 完美 '、' 学霸 ' 的标签时,你的特点就消失了。缺乏自我肯定的人,会看不清自己,迷失在他人的期待中。
但是,自我肯定度高的人,同样可以把 ' 孩子气 '、' 任性 ' 定义为 ' 感知力敏锐 '、' 充满创造力 '、' 尊重自己 ';把 ' 天才 '' 完美 ' 定义为 ' 即使感到恐惧,也仍然因为热爱选择尝试 '。自信的人,就是具备能够定义自我能力的人。撕掉那些别人给你的标签吧,谁也无权篡改你最宝贵的闪光点。别因为他人的话畏惧不前,相信自己,你的人生,只有自己能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