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12-30 11:06:16 分类:心得体会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章都是要有主题思想的,心得体会也是如此,优质的心得体会是需要我们经过认真的思考猜得到的,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5篇

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篇1

过去红军在这里保卫万源,取得重大胜利,牺牲那么多人,比他们那个时候,一天吃一个洋芋,都能打胜仗,为什么我们共产党人,现在在这山上搞建设(保护)我们就没有信心呢?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没有放弃,中华民族没有倒下,究其本源是历久弥新的自信发挥了鲜明的作用。时至今日,已到鲐背之年的离休干部周永开仍怀揣着自信本色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默默奉献,延续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一名老纪检监察干部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的高尚品德及政治情怀。

莫过于忠的政治信心。天下至德,莫过于忠。有着74年党龄的周永开同志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用言传身教把对党忠诚展现得淋漓尽致,用吃苦耐劳把舍己为人表达得清晰透彻。花萼山作为万源保卫战的主阵地之一,革命先烈的鲜血映照了当地林木苍郁,可解放后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持续破坏,周永开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片红色土壤。面对旁人的质疑与不解,周永开说到:以前穷,当地的老百姓就把树砍掉当柴烧,开荒种粮食,生态破坏严重。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把绿色还给大山!。周老坚定的政治信心感动了当地居民,乱砍滥伐成为了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守山护林的自觉习惯。25个年头,他彻底践行了对党的无限忠诚,把自己的后半生倾注在国家生态保护上,试问以如此一往无前的政治信心又怎能不改变花萼山的面貌呢?

老当益壮的担当信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4年,周永开已是一名赋闲在家的离休干部,本可以享天伦之乐而安度晚年,可他不甘心、也不乐意。党是我一生的追随。周永开说到。得知花萼山的生态面貌后,他拉上了自己的老战友,义无反顾地开展调研,一去就是两年,似乎忘记了自己已是一名花甲老人。2006年,他78岁,独自巡山时不幸跌落山坡,险些丧命。对此,他的回答是:(我在)山上出了问题,这是我自觉去的,自愿去的。不找任何个人,也不找党组织,哪里死了埋在哪里,就在花萼山上,上面栽一根树,我在下面做底肥。对于周永开而言,他没有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有的是即说又干的全把式;没有纸上谈兵的宏伟蓝图,有的是埋头苦干的靶向目标;没有夸夸其谈的信口开河,有的是言之凿凿的两年调研。可以说,他有的东西不多,但却足矣成就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创新实践的引领信心。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花萼山盛产各种珍贵中药材,在守山护林的同时,周永开不忘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以野生繁殖的萼贝为突破口,先搞试种,成功后带领大家伙学技术——人工繁育。如今的花萼山面貌焕然一新,通电通公路,开上小汽车也不再是梦想,当地的人民群众有福气,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干部、好党员、好老人。多次举办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联手抄写《共产党宣言》,组织拍摄《巴山教魂》,周老用较为特殊的方式致力于革命传统教育,创新表达了对党的拳拳感恩之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在世,功名利禄的诱惑近在咫尺,可周永开却不以为然,他是出人出力又出钱,在母校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自掏腰包用以资助困难家庭、植树造林、修建林区公路。他躬身实践,扎根大山,在坚守初心使命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以年老风干之躯赶考新时代!

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党员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细胞,新陈代谢源源不绝,直至凋亡也仍在发挥余热。周永开,不再是一个姓名,而是作为共产党人的代名词定格在时代的这一刻。在他的身上,看到的不是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而是一天入党,终身为党的政治品格,我们要从中汲取那份纯粹、品位那份担当、坚守那份信仰,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凝心聚力、添砖加瓦,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在磨难中茁壮成长、在风雨中解缆起航。

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篇2

七一勋章,无上荣光。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七一勋章提名和全国两优一先推荐工作的通知》指出,党中央决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起以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友谊勋章以及功勋簿的五章一簿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七一勋章是党内至高荣誉。此次七一勋章的评选,是表彰制度建立以来的首次,在建党百年的特殊节点,更显意义深远。

无上光荣,致敬英雄。从提名建议人选来看——七一勋章获得者里面,有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有保家卫国、安守国防的戍边英雄;有扎根基层、全情为民的优秀干部;有矢志科研、不断创新的专业人才。有人一生淡泊名利,有人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有人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有人高喊水过不去、拿命来铺。抗美援朝、两弹一星、航空航天、改革开放……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奋斗四面八方,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定信仰、积蓄力量,从平凡到伟大,从普通到优秀,他们是9100多万党员的楷模与代表。

通过颁授和表彰,充分展示功勋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范,充分展示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实质上就是对党像的展示。我们也看到,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授予了多人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以表彰他们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因此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英雄楷模。无疑,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党决定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也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更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全党的荣誉感,也让我们党这个百年老党、大党和执政党,更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更坚定全国人民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篇3

我们尽可以去咒骂战争带来的创伤,我们也尽可以去指责发动战争之人的阴险和冷酷。但我们不能否认民不畏死的英雄气概。他们也许没有资格名垂青史,但他们为家人为国土横刀马前的决绝却永不会灰飞烟灭。

躬逢盛世,我们无需捐躯赴死,但必要的时刻,人人都要敢于舍生取义。至少我们要把这些英雄铭刻在心。

战争是残酷的,必定会带来伤亡,没有真正和平的年代,只有努力维持和平的国家。

虽然生命是平等的,但是战争中这是不可能存在也无法存在的。

对于外来侵略者,我们必须反击,必须保护自己的家园,不然历史就会重演。

某些网友的部分观点,军人确实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守护祖国的领土,守护我们,这是他们的职责。

在这件事上,是印度违反规定,发起了挑衅,他们的伤亡惨重也是咎由自取,只是感叹一个不讲道理,侵略他国的国家,是非常悲惨的,不值得同情的。

陈祥榕,这个年仅19岁的男孩,也扛起了保卫祖国的重任,也将青春和生命献给了祖国的边防。

他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想起了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当你在悠闲的看剧,刷微博,追星,逛街时,而有些人正在远方战斗,他们的牺牲是因为我们所有的中国人。

今早一起来就看到一些迷惑发言:这和你有关系吗?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人在感叹生命的逝去。

是啊,至少在我们国家,是和平的,没有大规模战争发生,我们都过着自己的生活,即使有人在默默守护着这个国家,守护着我们,很多人也不会去关注。因为这些完全不会影响他们。

无论这件事是否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只要你还是一个中国人,他们就是为了保护了祖国,为了保护我们而死

从前我们总说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今天觉得这个重真的太重了,他们是拿命在替我们前行,他们也有惦记的女孩,他们也盼着回家和老婆孩子过简单生活,但危险来临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用肩膀挡住敌人。

五位战士保家卫国,脚下就是我国领土,张开臂膀就是界碑!南方日报讲90,00后已开始保家卫国,我们青年一代不乏战斗力!

一早的噩耗,许久的沉思,望烈士安息,永垂不朽

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篇4

2月19日,中国军方公布中印两军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我军英勇斗争事迹,公布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之事,国人被深深震撼!

1

去年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兴风作浪,挑起事端,妄图通过单方面行动,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特别是2020年6月份以来,有关外军更是悍然越线挑衅。中方在保持极度克制的情况下,一直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为了表示诚意,中方团长祁发宝率领几名官兵前往协商。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对方却对中方官兵发起蓄意攻击。

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

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

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这里不得不说说当时新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1979年出生于甘肃武威的祁发宝,1997年高中毕业,因家庭困难,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选择参军入伍。戎马生涯至今,祁发宝从普通一兵,到毕业于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后历任新疆军区札达边防营营长、兰州军区某边防营营长等。

戍边的勇士,多年来搏斗在生死一线。

2005年7月,祁发宝带队骑马巡逻,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汹涌的象泉河,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祁发宝也被重重摔在悬崖边上。而这,仅仅是他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中的一次。

多年来,祁发宝放弃了数次调往“舒适区”的机会,坚持在边防一线。

他对战士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2014年,祁发宝带队在某前哨执勤,每天徒步巡逻距离达30公里以上。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热水,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想尽办法改造取暖火炉,每晚忙到凌晨两三点,烧了6000多暖瓶的开水。

甚至,对军马他都有铁汉柔情。一次在执勤中有一匹马不幸把大腿摔断,最终没有抢救过来。祁发宝和战友挖好坑,埋葬了马,修了一座坟,立了碑。

他对家人,确实有所亏欠。譬如他没能在父亲去世前适时赶回看上一眼。他曾经8个多月没给家人打过一个电话,直到任务结束才向家人报平安。电话那头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你还活着呀?我还以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

在军人的岗位上,他显示的则是中国军人的英雄本色。“西陆强军号”曾经发布一段视频。对着进犯者,他怒吼:“不想打仗就滚!”

我们如今能够在国内安居乐业,每个人都对生活有奔头,哪怕有些人有时候遇到烦恼了,仍有希望一步步改变,向好发展,确实要感谢戍边的将士。是他们,在确保我们的国防安全。那个顶在最前面的团长,和他那牺牲了的战友们,继承了革命军人的真正荣光,亦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楷模!

2

说一说有关外军吧。非要惹是生非,这又是何苦来哉呢?想在坚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跟前讨便宜,有什么意思呢?祁发宝团长与你们谈判,你们还想耍计谋?告诉你们,中国古代演义小说中,都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传统。在这样的场合搞事情,在道义上你们就又一次输了。

打了半天,有关外军损失不小,然后呢?不是还得进行军长级谈判吗?好在谈到现在,也谈差不多了。如今,两军正在同步、有计划地全面脱离接触。

?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则称,到2月11日为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已从班公湖南岸撤出了200多辆主战坦克。速度之快,令印度陆军高层和国家安全决策人士大为吃惊。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仅仅是在向有关外军展现中国遵守协议的诚意,更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之展现中国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军事行动能力与后勤保障能力。

怎么说呢——

谈,咱们奉陪;

打,有种试试;

不打?那么,你有关外军就该像祁发宝团长对你们说的——滚!

3

这里不得不提到国内社交媒体上的一些人。譬如“@蜡笔小球”。在祁发宝等人的事迹被披露出来之后,微博账号“@蜡笔小球”第一时间发布诋毁英烈的有害内容,影响极其恶劣。微博方面倒是行动迅速,当即果断宣布,对“@蜡笔小球”账号,依据法律法规要求予以关闭。同时,该账号使用人持有的另一个账号“@球夜行”也已一同关闭。

如今虽然不是战时,但戍边军人时时刻刻有可能处于类似战时的状态。对他们的诋毁,堪称“是可忍,孰不可忍”。祁发宝,果然有中国军魂,中国军魂,不容诋毁!

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篇5

去年6月,面对印军的越线挑衅,我军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了对方蓄谋已久的暴力攻击。

祁发宝临危不乱,组织官兵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增援队伍赶到,将来犯者彻底击溃,

祁发宝所在团不这条成文的“规定”,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官兵一致、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在惊心动魄的边防战斗中,“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我军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量,最终赢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正是这些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弘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年轻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们正是新时代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边防官兵用无限忠诚,用青春和热血,抒发火热的卫国戍边情怀,托举神圣的卫国戍边使命!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初心。向英雄学习,在英雄守护的和平中,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

2008年,我校教职工在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下,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我要以实际行为,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从1997年9月,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我永不退缩,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关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的主体,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我认为,要教育好学生,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厌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孩子有时是淘气,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她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榜样6祁发宝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