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观后感5篇
通过观后感,我们对影片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地观察电影中的细腻情感描绘,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心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初心观后感篇1
?榜样4》在我们熟悉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中拉开帷幕,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从容赴死,为国捐躯,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先烈们的无畏来自内心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榜样4》中我们看到了张富清、叶培建、李连城、孙泽州、李荫、隋耀达、刘适、唐真亚、黄文秀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他们的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引发共鸣,他们无不是以一腔热血书写对党忠诚,用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他们是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的最佳“榜样人物”。
常常有人问:榜样的力量是什么?我想张富清老英雄的事迹可以告诉大家。张富清在部队转业时,封存军功章与证书64个,连子女都知之甚少。服从组织的安排,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湖北县恩施一干就是三十年。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初心体现在什么地方。生于白色,长于白色,长眠白色。一个年仅30岁的年轻生命和白色有着解不开的联系。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黄文秀的初心,也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初心。李连成同志,自担任村支部书记起,没喝过村里的一滴酒,没有乱花村里一分钱,连自己在村企业使用的办公用品都是从家里带去的。看似小事,却折射出一名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正能量”形象。邮政邮递员唐真亚是爱岗敬业和乐观主义的榜样。他当老师和当邮递员都在传递信息和知识,他的妻子虽是患病之身也很支持丈夫的事业,为常年奔波在投递之路上的丈夫做了一百多双鞋垫。这就是干部与其家属相濡以沫的榜样之家,是值得广大干部思考和学习的恩爱和谐之家,互爱互敬之家,团结奋进之家,幸福快乐之家。
最是平凡动人心,牢记使命践初心。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勤勤恳恳的工作,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脚踏实地的担当。尽管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事业不同,但他们平凡而又普通的点点滴滴,值得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认真学习。
初心观后感篇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妈妈风雨兼程,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七十多年里,中国在一步步崛起,一步步迈进,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触动我心底的那抹生机,却要从一张照片说起……
假期我总爱去外公家玩耍,生性好动的我仿佛一刻也停不下来,“外公,我帮您收拾房间好不好?”话音刚落,我便打开抽屉,无意间看到放在角落里的一本孤独的相册。我轻轻擦去封面上那层浅浅的灰,翻开时掉出了一张照片——是外公,他站在一处老屋前,屋顶青黑色的瓦片上长出了一丛一丛的青草,土墙已经斑斑驳驳,周围的地面到处杂草丛生,外公的脸上满是沧桑。“外公,您这是在哪里拍的照片啊?怎么这么破旧?”循声而来的外公看到这张照片,长叹一声,“这是家乡的老街,年纪大了,好多年也没回去看看了。”坐在一旁的爸爸说:“干脆我们今天陪外公回一趟老家,怎么样?”“好啊!好啊!”我欢呼雀跃。
外公的老家在大通镇和悦洲,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名镇。在外公和爸爸的交谈中,我知道了大通的历史,清末民初时期,大通镇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并称安徽四大商埠。当时的和悦洲繁盛一时,有“小上海”之美誉。近代被日本侵略军火烧过,大通镇从此失去了过去积聚的元气。“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呀!”外公感慨地说。一踏到街面那整齐的青石板上,外公就精神起来,他左右细细端详,只见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焕然一新,粉壁,黛瓦,马头墙由黑、白、灰三色组成,看着是那么清新素雅,每家店铺都悬挂着红黄相间的旗帜,上面写着各家的名号。“对!大通最繁华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现在发展得这么好啦!”外公一边用颤抖的手指着,一边激动地说。我们坐着轮渡来到对岸的和悦洲,只见道路宽阔,四周江水把树木倒映入水里,外公照片里那幅凄凉景象现在已荡然无存。青石板铺的巷道已被完全保护起来,破败的老房子已修缮一新,爸爸说和悦老街已被正式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洲上树木繁多,绿荫匝地,田园规整,看上去的确是人们休闲生活的好所在。“快,快……我想再拍张照片!”“外公我和您一起拍吧。”我挽着外公的胳膊在巷道上站立,午后的阳光正落在外公的脸上,他欣慰地笑了,“咔嚓”一声,又一张照片记录下崭新的一切……
祖国妈妈您看,这就是触动我心底的那抹生机,这份改变是您带来的,您同样也带给中国亿万人大大小小的改变,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感动与惊喜。回望历史,我为祖国妈妈而骄傲,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小学生,是祖国妈妈怀抱中的孩子,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一定要紧跟党走,要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将来报答祖国,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我坚信,在我们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
初心观后感篇3
最近,收看了《小巷管家》这部电影,《小巷管家》由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策划制作,以“小巷管家”平凡而伟大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生动讲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笔者感到,“小巷管家”虽小,却发挥了大作用。
“小巷管家”虽小,却有大威信。“小巷管家”虽然不是什么领导干部,无职、无权、无待遇,但熟人好办事,在居民心目中,他们都有一副热心肠,都有一股号召力,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威信。因为“小巷管家”时时刻刻想的都是街坊四邻家门口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儿。如,邻里纠纷、占道停车、私搭乱建、公厕改造、环境提升、空巢老人等问题,在“小巷管家”的协调下,都一一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也随之提高了小巷管家的威信。
“小巷管家”虽小,却有大群体。《小巷管家》的故事来源于真实人物和事迹,小巷管家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不只北京有,全国都有,仅北京就有万人。片中赵建国为胡同居民办的事儿,结合了很多“小巷管家”的真实事迹,比如公厕改造那段,现实生活中是有的。小巷管家去统计厕所情况,有的去跟街道汇报问题、提出需求,实现“吹哨报到”。以事件为线索,串起小巷管家的日常工作。赵建国解决胡同公厕改造问题、带领居民在街巷空地种植花卉,就来自东四街道四条胡同的“小巷管家”金大钧的真实经历。金老爷子看完电影后,很激动地说:“这部电影更坚定了我继续工作的决心,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一定要当好这个小巷管家,让街坊四邻住得舒心。”
“小巷管家”虽小,却有大改变。《小巷管家》这部电影是跟时代同步的,讲的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盛大节日来临前一百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影片紧跟时代,主题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宣扬理想、信仰、初心。片尾胡同里的烂肉面馆关了,但会在另一个更好的地方重新开业,这一情节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思想,小巷要伴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走向现代化,但小巷又不能丢掉传统。北京面貌的大改变,就是这样靠基层“小巷管家”做起来的,是通过很多这样甘于奉献的“赵大爷”来实现的。所以不仅北京要呼唤更多的“赵大爷”,全国都要呼唤更多“赵大爷”。“小巷管家”不仅是城市管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社会治理的一项新举措。
初心观后感篇4
奔跑的夸父,日行两万五;精卫衔石来,女娲把天补;仓颉播文明,大禹展抱负。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勤劳朴实的人民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赤诚热爱,对险峻形势的毫不畏惧,对国家发展的强大自信,广大炎黄子孙始终把自己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共同成长奋斗。
蓦然回首,君可见,杜甫对于国家的荒凉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疾呼;辛弃疾满腔抱负,时刻心系国防,以至“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还有无数仁人志士,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他们呼喊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在过往的历史中,无数爱国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始终在国家的发展进步中成长,始终在为了国家的独立自强中奋进。
视线流转,曾记否,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通过回顾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我越发敬佩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因为国家有他们,有他们这些心系祖国,于祖国共同奋斗的将士们,我们才能一次次从炮火的洗礼中坚挺过来,我们才能独立自由地生活在家乡的土地上,我们才能顺利地拥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思绪翻迭,展今朝,我们不能忘记1949年10月1日那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无数人欢呼雀跃,无数人在翻身当家做主后喜极而泣,在欢呼声中,处处洋溢着自由的气息,那是伟大的一天,是革命性的一天,更是我们坚持初心,完成上一阶段使命的一天。人民一起在新社会的光辉下与祖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奋斗,成长,前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我辈谱华章。常言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从梁启超先生的话中,我们知道我们这辈青年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我们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年纪,我们也应该凭着这蓬勃的朝气,充沛的活力,满腔的热情而有所作为。
我们自小就沐浴在新时代的光辉下,我们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的庇护下平安顺利成长到今天,我们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回报一直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将自己的抱负与价值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始终和国家一同成长进步。
最后,在祖国母亲__华诞之际,我衷心的祝愿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初心观后感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