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

时间:2024-06-03 17:05:57 分类:心得体会

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的思考和感悟,是对电影艺术和创作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写观后感,我能够更好地分析电影的风格和表现手法,82秘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

从圣火传递开始,北京奥运会就开启了“和谐之旅”。在打开画卷的瞬间,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便向世界娓娓道来。带着13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北京接过了承载着百年梦想的五环旗。当奥运圣火鸟巢的上空冉冉升起,全世界人民的目光聚焦到了这片拥有着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

奥运选择中国,北京拥抱世界。百年追梦,七年筹备,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参与,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进步”的光辉一页,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

我们沉迷于那金牌带来的闪闪光芒和崇高的荣誉。由衷的为那些给祖国人民带来这一切光辉荣耀的运动健儿们感到骄傲和欣喜。北京奥运会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精神的盛会。许多运动员没能在领奖台上获得最高的荣誉。他们的精神却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一个个感动的瞬间永久的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当本届奥运会第一个首金遗憾失去时,当杜丽泪流满面时,出现了一种声音:“杜丽别哭,咱还有下一场”。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网络声音,持续地回响在奥运赛场的每一个悲情瞬间。我想,这是中国人人文奥运的一个重大时刻。在这一刻,世界从中国人身上读出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许从李宁点燃火炬的那一刻,我们的人文奥运已经起跑,飞翔!从此刻开始,我们会更多的去理解运动员的伤痛和失利,同情英雄,爱护英雄,从中国人最心爱的飞人开始。

还有很多感动的时刻,还有很多感动的场景,无论是程菲连续发挥失误后的泪水,还是其他运动员与奖牌失之交臂后的扼腕痛惜,我都热烈地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加油,重在参与,旨在精神;他们同样精彩美丽,同样值得尊重和喝彩!

这样的感动不分国界。同样是母亲选手,冼东妹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和欢呼,而德国体操的常青树——楚索维蒂娜,给予我们的是感动和悲情,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重新复出,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为了儿子,她愿意付出一切。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而她本身专攻跳马项目。

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于是,许索维蒂纳开始了训练、到处比赛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放弃了热爱的摔跤运动,在家照顾儿子。虽然北京她没能赢得金牌,但她却创造力人生的辉煌、爱的奇迹。伊拉克运动员入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全世界的人都为他们欢呼,因为他们最后能参赛太不容易。

他们不知能不能活到参加下一届的心酸话语让我们无法忘记。当他们走上奥运会比赛场的时候,他们的精神有如一道道比金牌还要耀眼的光芒,直射我们的心灵,他们世界都感到无比的感动和欣喜。

每个人都渴望金牌的荣誉,但跟让我们感动的是每一个来到的北京赛场上的运动员都用表现告诉世界:我努力过,拼搏过,尽力了!

百年奥运,感动长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篇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气势宏大、激动人心呀。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是不可想像的。

张艺谋惯于拍大场面的片子,终于不负众望。

开场文艺表演,将光电、光影、色彩发挥到了极致。高科技的数控发光技术(无线遥控发光技术),结合大量的军人长时间训练,达到的效果非常具有震撼力。

儿童,在此次表演中占了较大比例,是一个亮点,个人比较喜欢。儿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暂时缓和一些外国敌对势力对中国的不友好。

音乐方面,运用了数种中国古代音乐,比如古琴、打击乐器、京剧等等,较好地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美中不足的是,刘欢跟那个外国女歌手唱的歌,词曲似乎不是太好,没有往届奥运歌曲那种感染力。朗朗的`钢琴不错,我还是喜欢的。

展示和宣传中国方面,选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戏曲、琴棋书画、太极、古代飞天、现代载人航天等题材,个人觉得非常不错;各个题材之间的过渡也很平滑自然。原本以为,按常规会有一个为四川大地震的默哀仪式,然而却没有。选取了大地震中的一个英雄儿童,跟姚明一起做为旗手入场,构思巧妙,暂时回避了那个悲伤的场面,以乐观积极的方式来表达国家对这个重大历史灾难的态度。

贵宾席上的各国元首,包括美、俄的头头,全部坐在很拥挤的小椅子上,好多人在摇着纸扇,似乎都在出着汗。然而中国几大常委跟罗格,坐在主席台上面,位置很宽敞,似乎每张椅下有独立空调,不然穿西装不会坐得那么自然。那些外国元首们坐的地方,比我国常委们坐的位置差这么多,有失礼数。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时间控制上,略微超时,搞到了零点之后才结束。这大喜的日子,超一点点时间本无大碍,对次日有比赛任务的运动员来说可能会有些影响。

中国运动员入场服装方面,个人觉得红黄两色虽然强调了喜庆,但有点俗气。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这次开幕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强大、文明的中国!但是,正如不少媒体指出的那样,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是在会外、会后的那些困扰国家的政治、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的事情。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篇3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开幕了!

看完开幕式后,被开幕式那瑰丽、壮观的场面,新异、独到的创意所深深震撼。

整个开幕式《美丽的奥林匹克》文艺表演从2008年8月8日晚20:14开始,到21:16结束,时间约为一个小时。

开幕式文艺表演从2008名演员一边击缶、一边吟诵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开始,从一幅中国画卷的纸张制作、文房四宝到落墨着色、装裱成轴的全部完成过程中正式拉开帷幕。再现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盛世气象的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将上篇《灿烂文明》推向高潮。

文艺表演的下篇《辉煌时代》在钢琴演奏家郎朗和一名孩子美妙的`旋律中开始。1000名演员用身体搭建的“鸟巢”配合空中飞来的小女孩牵着的风筝,寓意着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2008名太极演员排成圆阵,体现“天圆地方”的中国哲学观念。最后,文艺演出在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主题曲《我和你》(《you and me》)中结束。

整个开幕式文艺表演场面壮观,创意独特,品质时尚,配以现代高科技的声光效果和精心组织燃放的焰火,令人眩目震撼不已。

整个开幕式文艺表演,既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当今中国富强、民主、文明的美好形象,又较好地诠释着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一起共襄北京奥运盛典,让我们在五环旗下共同演绎“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共同奏响“团结、友谊、和平”的伟大乐章,共同实现“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北京奥运理想!

祝北京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圆圆满满的成功!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篇4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开放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我因为对篮球运动的痴迷,进而对其他所有的运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喜欢和了解。当2024年逐步走近,我的心里对明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也满满地期待。

奥运是什么?我觉得那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亦如我在篮球场上进攻、防守,为得分欣喜雀跃,为失败懊恼悲伤。挥洒的汗水以及与队友默契的配合,从来都是我快乐的源泉。每一次认真的运球、投篮,每一次在赛场上的来回奔跑,每一次大比分落后时的坚持,队员之间相互的激励,蹙紧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奥运的赛场上,人人不都是如此吗?没一个冠军,是在舒适安逸中得到。当人们惊叹于运动员的辉煌时,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日常。残酷的训练,枯燥无味的.坚持……

明年,在鸟巢,在张家口,这些冲破寒风,迎向冰雪,将汗水无数遍挥洒的健儿,将向世人明证:成功源于坚持。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名冬奥运动健儿,就是一朵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寒风与冰雪,不过是淬炼其品格罢了。

在寒雪中,我将以“积睦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为自己加油,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2024年冬残奥会加油!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篇5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到2008年。这天,北京体育馆里人声鼎沸,座无空席。今天,鸟巢里即将举行奥运会开幕式。八年前,我们走过一段艰辛的申奥之路,在“五环”精神的激励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今天我们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瞧,一幅展开的中国画卷缓缓呈现在9万余名观众的眼前。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舞蹈演员们在白纸上用优美而柔软的舞姿画出了朵朵祥云,画了壮丽的河流,画出了雄伟的山川和太阳。接下来,古代闻名教育家孔子的"三千弟子"在巨大的舞台上,手持竹简,高声吟唱。首先,一个巨大的古代的"和"字出现在人们眼前,接着又一个古代的"和"字展现在眼前,第三个现代的"和"字也随之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三个"和"字的演变,不就是体现出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么?在这场盛大的宴会中,北京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昆曲礼乐、近代的船桨丝路风情…………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伴随的掌声也从未停止过。

当这场宴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又一个惊喜的画面震惊了全场9亿多位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最后一棒奥运火炬手,来自中国的,被称为“体操王子”的李宁,高举火炬,在鸟巢上空随着徐徐展开的祥云背景长卷,在空中跑道上大步奔跑,跨上了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程荣耀之旅。这一刻,我们能够把他想象成一部中国民族产业成长壮大的历史长卷——我们中国民族产业经过一番漫长曲折的探索和努力,最终会迎来华美绚烂的光辉明天。

这一刻,属于北京奥运的华彩乐章才刚刚奏响;这一刻,新北京,新奥运凝聚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这一刻,英雄的中华人民终于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不再是往日的“东亚病夫”;这一刻,这一刻令十三亿人民的心一起沸腾了起来,大家的心情越来越兴奋,简直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这一刻,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可是大家谁也不知疲倦,仍然在无比亲切的交谈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篇6

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这只熊猫吗?它就是我国20xx年冬奥会的一只吉祥物冰墩墩。

说了你可能不信,它最初的原型竟然是冰糖葫芦!这是由于在吉祥物评审的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入围了前十,它就是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来源。后来,设计团队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修改,才改成冰墩墩。可以说,如果没有最初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就没有现在的冰墩墩。

说完了它的来历,就说说我对它的理解吧!

一开始,我认为它是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因为我认为冰的意思是坚强;墩墩的意思是健康,是鼓励残疾运动员的。后来却发现我乌龙了。冰的意思其实是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其实是意喻着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其次,我发现它有冰雪一样的外壳,外形特征与冬奥会的特点很相符,展示了冬奥会的特点,我认为让它做冬奥会吉祥物的选择真的不错。

看,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背后居然有一个故事,是不是很神奇?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呀!比如,雪容融和福娃的名字背后也都有一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下次我再说给你们听吧!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篇7

这一刻,万家灯火,待盛会开幕;这一刻,屏息凝神,盼奥运成功;这一刻,举国同心,展大国形象。这一刻便是2024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之时。看完这场精彩纷呈的盛会,我在喜悦、激动的同时,也自豪于此番盛会的诸多亮点。

以文化之宝迎冬奥到来

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所以在使用二十四对应二十四届冬奥盛会的同时,也将文化瑰宝——节气与诗词融在其中。譬如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时雨》,描写了芒种时节家家饭桌上麦饭飘香,采菱人的歌声处处飘荡。这不仅进一步使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又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以科技之光耀盛会场

科技是一个国家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名片。我想本次开幕式将一张光鲜亮丽的名片交给了世界。在歌曲《雪花》中,技术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动作捕捉视觉技术,完成了多达600人的一场表演,展现出孩子们与脚下荧幕上的星星雪花一同嬉戏的灵动可爱画面,让世界赞叹不已。

以创新之手传奥运圣火

奥运圣火的传递与点燃是每届奥运会最扣人心弦的环节。而此次冬奥与众不同,别具风格,采用火炬手将火炬插在雪花中央的方案,既象征了奥运薪火相传,永恒绵长,生生不息,又彰显了深深的文化自信与中国智慧。

一起向未来,让民族自豪感永存心间;一起向未来,让世界为中国注入新活力;一起向未来,让中华文化名扬天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