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护士优秀事迹7篇
认真书写一份事迹材料,人们可以学习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在特定领域内的领导才能和能力,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护士优秀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护士优秀事迹篇1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阳嵩县纸房镇朱王岭村人。2019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内科icu病房护理工作。22岁时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坚韧、顽强、有责任、有担当。2020年1月24日,报名参加该院驰援医疗队,投身武汉抗疫工作中。
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说:“救人嘛,本来我们医护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武汉工作期间,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间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围显得乌青。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和接触消毒用品,她的脸上长出了很多湿疹,并且往外渗血。从这些画面不难看出在武汉的20多天里,她的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的挑战。
疫情汹涌而来,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确诊,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这些数字变换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喜剧。
抗疫护士优秀事迹篇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即是战斗。一级应急响应,就是战斗的“集结号”,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被青州市卫生健康局评为“青州市优秀院感工作者”的妇幼保健院护士王__。从2019年12月开始,直接进入紧张的防控疫情“守卫战”,坚守防控阵地,全力保护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面前,她是勇敢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虽然身为医护人员,但她也是父母牵挂的儿女,是孩子亲爱的母亲,面对疫情她选择逆向而行。2024年3月11日,正在医院工作的她接到援潍任务,她来不及收拾行囊,来不及与家人告别,便踏上了援潍的列车。在疫情面前她毫不犹豫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到达潍坊潍城后,她迅速投入“战斗”,从清晨到傍晚走遍潍城的大街小巷,照着电灯坐着三轮,披星戴月马不停蹄,一直在忙碌,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妇幼人的使命与担当。
疫情面前,她是勇于担当的“冲锋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核酸检测需要做到科学严谨,决不允许抱着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甚至冒着被感染的风险。2024年3月14日20:36接到紧急任务为密切密轨者采样,她主动请缨,这意味着有更大的感染风险,工作十分危险。凌晨3点结束工作的她,已经不记得自己爬过多少层楼,走过多少条街。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卸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但她始终无怨无悔,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坚守仍在继续,他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待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抗疫护士优秀事迹篇3
2月12日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用手轻揉自己的脸,想缓解一下长时间穿戴隔离面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工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士。春节前她就进入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一线奋战十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老家的亲人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守,对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毫无怨言。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收款处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非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暖呼呼的。
在与疫情的正面交锋中,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奋战一线,尽己所能,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
抗疫护士优秀事迹篇4
己亥末,庚子春,本该是阖家团圆,千家万户欢度佳节的幸福时刻,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而来,如同阴霾笼罩在全国。疫情危急,刻不容缓,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义无反顾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他们,无怨无悔全力坚守岗位;他们,面对患者,用爱守护传递温暖和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xx医院急诊科护士长xx便是这千千万万“白衣战士”中的一员,她于2019年12月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从2009年工作至今坚守在护理工作岗位,她心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筑起一道爱的堤坝,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一场疫情防控战全面打响,医院快速响应,周密部署,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她责无旁贷承担起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艰巨任务,在医院的安排下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的各项操作流程,反复操练并掌握,做到人人过关,充分保证了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有过硬的技术。
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关键时刻,作为共产党员的她早已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她身先士卒,主动“请缨”投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隔绝的是疫情,传递的是温暖
在隔离观察病房里,她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我们无法看清她青春的容颜,但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每天,全程指导隔离病区工作、检查进出隔离区医护人员防护措施是否准确到位、实时掌握隔离患者情况、对隔离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被隔离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提供患者的日常生活所需、给予每位护士心理及生活上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愈是艰难险阻,愈显担当作为
年三十前夕,隔离观察病房里来了一位从中高风险地区返蓉的女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留观期间情绪表现得尤为焦虑和紧张,状态极差,为缓解患者的孤独恐惧感,她把患者当做家人,嘘寒问暖,耐心沟通疏导,无微不至的精心陪护。
即使再忙、再累,隔离观察病房里的每一个工作流程和细节她都是亲力亲为。1月25日,当患者病情好转,经过医疗专家组对患者进行会诊,且患者血样核酸检测为阴性,确定将该患者排除隔离之后,她还在隔离观察病房指导着终末消毒。
面对肆虐的疫情,虽然暂时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但她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战疫一刻不停,她就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做好迎战准备。她深知这场艰巨的“持久战”需要加倍博弈,方能取胜,她说“:只要病毒一刻不退,我就要时刻坚守好岗位”。
爱是责任担当,亦是奉献之歌
脱下防护服回到急诊科,她还要面对忙碌繁杂的门诊、急诊工作……事无巨细,大大小小,一样不能拉下。她就像一个临危不惧的女战士,奔忙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抢救室、隔离观察病房之间,哪里需要她就在那里,没有怨言、没有观望、没有彷徨,有的只是义无反顾的付出和无惧无畏的勇气与担当。
三十五岁的她很年轻,却有着一颗炽热的医者仁心。三十五岁的她很平凡,却蕴藏着无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正是这千千万万个的她,共同护佑着祖国人民的幸福安康。
她,是我们身边最可敬的白衣天使!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抗疫中最美的逆行者!
致敬!逆风前行中最美的你,感恩有你!
抗疫护士优秀事迹篇5
xxx是清水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也是医院为数不多的有着11年护理经验的男护。国庆刚过,疫情形势再次严峻,医院紧急部署,抽调xxx去永清镇卫生院隔离点工作。早上,刚值完夜班的他简单收拾了洗漱和生活用品,没有和家人商量,他就来到隔离点集合报到。“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抗击疫情是我的责任”。
在隔离区,经过培训后,他和同事迅速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为隔离人群查房、测体温、送餐、消毒、处理感染性垃圾等,安抚留观人员的情绪,舒缓他们的压力。穿上防护服后,大家都忍住不喝水、不吃饭,因为穿脱一次防护服至少需要20分钟,需要全部更换防护用品,去卫生间的代价太大,时间也不允许。所以每当一天工作结束,从隔离病区出来脱防护服时,汗水就湿透了全身,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身上被厚厚的防护服闷出痱子,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累的一屁股坐下,再也不想起来。但当看到爱人发来的信息:“老公,我们全家都支持你,但也担心你,希望你注意身体!”当看到视频中孩子叫声爸爸时,他马上全身又充满力量,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看似年轻强壮的xxx其实已患有腰间盘突出症好几年了,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毒剂,要爬楼梯把每个楼道进行彻底消杀,重重的消毒剂压的他的腰疼,但他不歇一分钟,咬牙坚持把工作干完。他深知与留观病人的“零距离”接触会有危险,但是关键时刻,他勇往直前,没有半点退缩,是抗“疫”前线最美逆行者。
抗疫护士优秀事迹篇6
新冠肺炎疫情以中高风险地区为中心,肆虐全国。当得知疫情相关消息后,xx市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令,做好充分准备,大家纷纷提出请战书,要求到疫情前线参与疫情阻击战。面对疫情,医院icu护士长xx带头主动请缨,逆行而上,请战一线。
此次xx第七批驰援中高风险地区团队任务繁重,xx护士长担任xx分队护理团队组长、接管病区护士长。负责住宿酒店xx及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共57人上下班的车辆安排联络;
每天还要与护理总队随时保持沟通联系,对护士排班情况分配及护理质量及时反馈。
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让她随时保持在紧张状态,时常夜不能寐。作为一名护理组长及疫区病区护士长,她既要优化护理防护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职责,还要对住宿、生活流程等等全面负责。这些点点滴滴让她疲惫不堪,但她在队员面前仍然充满斗志,没有流露出丝毫艰辛。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队员们说“只要有她在,心里就稳稳的!”
我们接管的医院“武钢二院”,是一所临时改造的隔离医院。我们每天的任务是平时最熟悉不过的吸氧、打针、输液、血糖、血压、体温等日常监测护理,同时加上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虽然事情看似简单,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双层手套、护目镜在病房里来回穿梭,4个小时下来身上的汗水还是会直接把内层衣服全都打湿。但丁护士长经常对我们说,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大家一定要积极完成任务,为患者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医疗队护理人员来自不同地方,护士能级排版搭配难免会有诸多问题;为此,她重视对护士上岗能力观察,结合一周来护士对工作情况反馈,将队员以分组和男女搭配合理排班,并固定组长,使队员上班会感到相对轻松些。面对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她还会找到个别护士进行搭班情况了解,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对护士做好护理工作相关指导督导等
在医院期间,大家除了完成日常医疗、护理治疗外,其余工作也都由护士完成,包括患者一日三餐,病区清洁、消毒、医疗垃圾处理、氧气筒更换等等。总之,只要在隔离病房里,一刻也不会得空,有做不完的事情;丁护士长时刻紧盯各项工作要点,带领我们xx队员和一起逆行的其他队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尽最大努力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病房里接受救治的部分患者,不仅身体状况不佳,心理状况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这一情况,丁护士长时常提醒大家:“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安抚、开导他们,让他们能保持在一个积极乐观的状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康复,才能让我们一起携手战胜病魔!”
一天查房时,住院时长已超40多天的60岁患者徐大妈,因胰腺炎反复发热,情绪激动,就在医生护士无计可施的时候,作为病区护士长的xx迎难而上,通过对几十分钟的近距离安抚疏导,让徐大妈情绪稳定下来。并从那天起让徐大妈对我们的工作逐渐肯定,由消极配合变为积极,并深深记下了她的名字——xx队“xx”。
丁护士长,就是这样,在工作中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每一位病患。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惧感染的风险,还时时刻刻在关注我们的个人生活问题。作为此次出征驰援中高风险地区小队护理组的领头羊,让我们看见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她身上满满的正能量,此刻,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我们也将撤离这座英雄的城市。丁护士长的身影会烙印在我们每一位护理小组成员的心里,我们定会以她为榜样,砥砺前行!
抗疫护士优秀事迹篇7
“一辈人有一辈人要去做的事,生在这个年代,你就要担负起这个年代的责任,更何况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你要做到的就是无愧于这个社会,无愧于患者,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更要无愧于心。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这是我临出发前,爸妈对我的叮嘱,直到我来到梅河口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支援已经十几天了,这些话还在我脑海中萦绕着。
参加抗疫支援之前,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男护士,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我,是科里年纪最小的,每日在病房里忙忙碌碌,核对医嘱、打针、换药,与其他疗区护士唯一不同的,是我所在的疗区是i期临床研究病房,每天护理的都是接受新药治疗的肿瘤病人,因为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所以我们都格外认真、特别严谨、执行力超强。
来到梅河口支援后,我要求自己不仅要保持平常的工作状态,而且要更加认真,因为我知道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刚开始,领队安排我在病房接收患者,可能是看到我比较认真,又把我调整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作为逆行者对环境进行消杀。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在于它肩负着所有队员乃至整个疗区的安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清理打包脱区的废弃防护物资,还要做好环境的消杀工作,也会负责消杀患者的随身物品,是保证无感染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是身处污染区,所以被称为“逆行消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白色的防护服就是我的作战服,消杀设备就是我最有力的武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逆行消杀一次的时间至少要1个多小时,加上环境封闭,身穿防护服,又闷又难受,身上出的汗水都被防护服牢牢锁在里面,每次工作后都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但为了让队员们安全、放心地在脱区卸下繁琐的防护物品,为了保证患者的贴身物品没有病毒污染安全返家,一切的付出与汗水都是值得的!
作为众多奋战在抗疫一线千千万万医护人员中最普通的一员,我是自豪的,无论何时,只要家国有难,我一定会再次挺身而出,无畏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