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8篇
在日常学习里,我们都一定碰到过事迹材料,事迹材料是可以作为宣传典型,让别人了解这段光辉历史,以下是82秘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8篇,供大家参考。
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篇1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疫情就是一场严峻的斗争。当前,全国上下正处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紧要关头。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既是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也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力的战场。
为切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岗街道董沟社区一名普通党员,退役军人董子文主动请缨、积极参战,身着志愿者红马甲,以身作则冲在疫情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防疫战役打响后,董子文舍弃在家里的安稳生活,第一时间与董沟社区村党委紧密联系,表态愿和居委会两委共同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他通过辖区各小区的楼栋微信群,变成疫情防控宣传站。不定时的发布疫情防控知识,作为一个党员每天都坚持工作到深夜,其他同志看到,让他每天早点回去,他连忙摆手,“疫情这么严重,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为党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熬点夜算什么”。随后,他主动参与卡点执勤、宣传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在防控一线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董子文同志积极加入本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对本社区排查出的隔离人员,采取人盯户的办法,每天协助村医上门给户上进行消毒杀菌、体温测量,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自身生活需求,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抚。在明知病毒的危险,他还是坚持为隔离人员家庭送去蔬菜和生活用品。自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每天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每天还坚持口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仍坚持战斗在一线。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都劝他抽空回家休息,他却说:“没事儿,我不累,等战“疫”结束了我再休息”。说完又投入到防疫宣传中去,给人们留下了矫健的、忙碌的背影。
在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没有褪去军人的本色。董子文同志就已经默默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来了,他及时组织党员代表、志愿者者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特别是湖北、武汉返乡人员进行摸排上报、宣传引导。因恰逢年关,在家的村组干部人手明显不够用。董子文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系列的如果在脑海里闪动。如果“摸底摸排、宣传教育没跟上,如果有村民与疫情患者密切接触过怎么办?”“如果信息不能及时上报怎么整?”
他了解到全国日趋严重的疫情防控形势,便通过楼栋的微信群宣传引导、亲自上门摸排返乡人员详细信息,做好信息录入和报送。同时配合街道和社区干部开展劝返、登记管理、检测体温等工作。
董子文同志这样说道;“疫情并不可怕,只要人人提高意识、人人参与进来、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篇2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陈丽湘同志在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开展防控工作已成为常态,“休息日”这个字眼已从她的日程中被抹去。每逢节假日,本是家庭团圆时刻。但为了疫情防控不断岗,陈丽湘同志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总是坚守在防控一线,全面落实指挥调度、督导检查、情况汇报、参加会议、调研慰问等工作。
特别是2021年5月绿茵鸣苑小区出现本土疫情后,为了做到快速控制疫情,陈丽湘同志殚精竭虑,开足马力,奔波操劳于指挥协调、封控隔离、全员核酸、人员转运等各个环节,连日的超负荷工作导致严重失声、身体虚脱,只能靠手机发送文字信息及传递手写纸条开展工作。作为一名近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陈丽湘同志凭借着党员的坚定信念一直坚持下去,无怨无悔,在上级的指导和街道全体上下一心的努力下,为街道率先在全市完成两轮全员核酸筛查、14天内转为低风险地区、确保疫情不外溢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就是要冲锋在战斗的第一线”,疫情尚未停止,陈丽湘同志以此立志,在疫情阻击战中既充当指挥员又充当战斗员,在防控疫情一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用奉献、担当和作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良好形象。
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篇3
___,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9年7月入伍,历任枪械室技术员、管理处战勤参谋、机关食堂主任、管理处军需助理、政治部保卫干事,因业务能力突出,多次荣获各类奖项。2017年1月,转业至中共白城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___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庄严承诺。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他主动请缨,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改善了驻点村的集体经济,推动了全村脱贫攻坚进程,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___成为驻村工作队一员后,积极主动开展帮扶工作,在进行入户走访中,发现村里还有部分贫困户没有安装自来水,就积极协调乡政府和水利部门,使29户村民家接入了自来水。为扶持村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2019年,申请资金7万元,购买了8000只鸡雏,使每户村民发展庭院养殖年增收1500元以上。同时,他与当地企业多次沟通,与70多户贫困户签订大蒜生产订单,使贫困户当年增收2000元以上。为改善健康状况,他每年联系市级医院来村义诊,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健康体检、诊疗和送医送药服务。
“知屋漏者在宇下”,长期驻村过程中,使他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更格外关注特殊困难家庭,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2020年,当贫困户家畜和农产品销售遇到困难时,他多方联系销售,共销售大蒜3000余斤、小米2000斤、生猪10头和家禽300余只。为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他联系订单、争取资金、代言产品,使100余户贫困户通过庭院种植、养殖,年增收1500元以上。在贫困户遇到资金困难时,他还积极帮助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当他了解到年老体弱的贫困户庭院闲置,适合发展庭院经济时,就和其他队员从白城市苗圃买来800余棵李子树,价值约3万余元,捐赠给20个贫困户,并请来园艺师上门剪枝和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为更好开展工作,他创新扶贫基础工作,在集体智慧下制作了《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及精准帮扶情况一览板》《精准帮扶台账》和全村人口及住房分布示意图等软件。2019年,八家子村作为典型,在红岗子乡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八家子村扶贫软件方面的成功做法,八家子村在扶贫基础工作上起到了标杆带头作用。
他胸怀大爱,无私照顾五保户和老年贫困户,帮助老人维修房屋,买米买面,买衣买药,甚至上门理发。他用爱心和真情帮助群众,也感动着质朴的村民。
他坚持志智双扶,帮助贫困户乔有臣、张义、赵凤楼等脱贫致富,并成为全市励志脱贫典型。他积极投身于文明乡村建设,八家子村先后获得白城市“智志双扶·共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白城市文明村”荣誉。2018年,该村提前实现13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出列的目标。贫困户乔有臣被评为白城市“励志脱贫之星”、大安市“文明之星”。倪晓杰家被评为“吉林省最美家庭标兵”和“白城市最美家庭”。2019年4月,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来到村里调研,对八家子村在贫困村建设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做法给予肯定。
___同志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出色,于2021年5月荣获吉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连续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和个人三等功。
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篇4
11月下旬寒潮南袭,远在珠江口东南、伶仃洋深处的担杆岛也迎来了明显降温。
“别急,天这么冷,猴子还在睡觉,不会来的。”在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营地,保育护林员、退役军人___叫住刚拖上一袋玉米、准备去喂猴子的张小华。
直等到上午10点多,太阳烤得地面暖烘烘的,他俩才带着食物来到岛中废弃的营房操场上。只一喊,隐没在周遭深山密林中的野生猕猴纷纷聚拢过来,熟练地捡食起地上的玉米粒,对身边一身迷彩服的___十分亲近,一点都不害怕。
在这个离珠海市区约47海里的孤岛上,___一待就是32年。1989年,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区。正逢___退役,部队领导询问他是否愿意去艰苦的海岛护林,他答得很坚决:“部队安排我去哪里都行,我不怕辛苦!”
刚到岛上,___眼前一片亮丽景象:罗汉松、黄杨郁郁葱葱,野生猕猴在林木间跳窜。但再好的生态也藏不住苦日子——___住的是石头房,没有窗户就凿壁开窗;没有蔬菜,就开荒种菜;没有电,就点煤油灯;没有自来水,就把带泥味的山沟水沉淀了再喝……而说到亲人,他顿了一下,“没有通信,只能把思念留在心里了。”
作为保育员、护林员,___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海岛森林生态环境及其野生动植物,严防盗采盗伐、盗猎偷猎。苦日子中,给他带来无穷乐趣的,还是岛上的2000多只猴子。
刚到岛上时,他因不了解野生猕猴的习性常被咬伤。
1996年的一天,___和队友上山寻找猴群。当时刚下过雨,山路泥泞。在一片密林里,他们发现一队正在迁徙的猴群。跟随猴群走到悬崖边时,___不小心踩到一块松动的石头,沿着崖壁滚落到落差30多米的山下……
“这样的危险不少。好在这些年,海岛生态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岛上的工作生活条件不断变好;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朝夕相处,猕猴们早已和我很亲近了。它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它们。”___笑着说。围绕猕猴,他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一眼看去就能分辨猕猴的年龄和喜怒哀乐。
除了喂养猕猴,___还保护着岛上的罗汉松、黄杨等珍贵植物。一天傍晚,他巡海时发现一伙不法分子正往船上搬运盗挖的罗汉松。面对对方500马力的大船,他开着40马力的小快艇,不顾一切地追上去,差点被盗挖分子的大船撞翻。危急之下,他迅速联系周边渔船求援,将不法分子围住。
“罗汉松是国家的,我必须全力保护。”在___和队友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区与部队、居民共建联防机制,有效地遏制了盗挖罗汉松和黄杨的现象。
32年来,___每天在藤缠树拦、荆棘丛生中巡山二三十公里;协助抓获不法分子160多人,追回被盗挖的罗汉松、黄杨等珍贵植物2000多棵。在___和队友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担杆岛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0%增长到96%。
因为环境艰苦,一茬茬护林员上岛不久就离开了,只有___坚守下来。谈起今后的打算,他说,“岛上一草一木,都已融入生命!我这辈子不走了,就守着海岛!”
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篇5
___,男,中共党员,现任___县自然资源局办公室副主任。他从军8年,多次荣获嘉奖,2014年转业后,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国土资源局扶贫帮困工作,___于2018年3月开始派驻乌木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他克服孩子小,家庭困难多、家属无工作等诸多问题,全力奔赴扶贫第一线。驻村期间,___本着“不抛弃每一户贫困户、不放弃每一个贫困人口”的信念,实地调研走访贫困人口,并通过多次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沟通协商,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协助帮扶单位组建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定期组织帮扶队伍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他始终坚持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
退伍七年来,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___都能时刻牢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严格要求自己,把人民利益,服务人民放在首位。他参加苇海爱心志愿者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家庭贫困学生捐钱捐物。每次活动结束,看到老人和孩子开心的笑容,他的心都无比开心幸福。
___的岗位虽然平凡,但却始终在用心去对待这个平凡的工作,虽然已经离开部队,军人本色将永远不变。
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篇6
__在部队期间,他刻苦训练,勤奋学习,多次获得班连长的表扬和奖励,荣获“优秀士兵”的光荣称号。退伍后进入到林场工作,从刚开始的护林员、巡山员,后来的植树造林员、森林防火员,到现在的高级工职称、管护站队长这一步步的成长转变,见证了一名退伍军人蜕变为一名基层林场业务骨干的宝贵历史。
一、刻苦钻研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本领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军旅生涯淬炼了他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培养了他勤奋自学的良好习惯,刚到林场工作的时候,他常常感到忐忑不安因为干好林场工作需要掌握许多林业知识,这对他来说是一片空白,于是他心里想着:“第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越快越好。第二,要勤学习、多讨教,掌握林业相关知识,扎实打好业务本领的基础。第三,要像在部队一样遵规守纪,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__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坚持向书本学习,虚心向场里的老同志们请教,向有经验的当地农民学习,通过自学,先后考过了初级工职称和高级工职称,逐渐掌握了丰富的林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奉献平凡岗位,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在护林员岗位上,__同志每月都会到各自然村进行森林防火、严禁乱砍乱伐、乱捕滥猎、非法占用林地、保持生态半衡从保护森林贫凉的宣传,耐心细致的给村氏亘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他凭着一双铁腿,几近踏遍了林区的山山水水,一沟一壑,对林区的地形地貌、森林资源状态等都了然于胸,被同道们誉为林区的活地图。后来担任管护站队长以来,他更是深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心里时刻装着的就是森林防火工作。在森林防火宣传上,三县交界,林地面积5.942万亩,边界限比较长,人员活动频繁而复杂,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要任务艰巨。每年的清明、春节等重要防火期间,都要安排护林员重点巡防,布置值班任务。业余时间,他还搜集整理了有关森林防火知识,编写了《森林防火宣传手册》,组织护林员和应急分队开展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和山火科学扑救、安全撤离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战斗力。为了管好护林员这只精干队伍,他协助林场制定了《护林员管理办法》,强化护林员管护责任,与护林员签订了《责任区管护责任书》,对护林员每个月出勤进行考勤登记,与年终考核进行挂钩,严格落实相关考核和奖惩制度,有效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三、退役老兵不褪色,始终践行军人本色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退伍老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场部机关的号召,参加机关包社区和居住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一名平凡的志愿者,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和劝阻人员进出小区等工作。在这场没有销烟的战斗中,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能踊跃冲锋在前,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线,争当抗疫排头兵,充分彰显了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退色”的精神。
__同志的岗位非常平凡,他所从事的职业在别人看来很简单,但正是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做着这些不平凡的小事,在简单的工作中,日积月累,尽自己所能发出光和热,才使得这一方山水独秀、树木葱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句话说“把平凡的事做好,你就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你就不简单”。__同志就是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以实际行动影响着林场的每一个护林人而他今后也将继续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篇7
___,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1990年参加工作,二级警督,现任白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政治处民警,白城市公安局驻通榆县鸿兴镇东风村驻村第一书记。
2004年转业参加公安工作后,___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认真学习公安业务知识,出色地完成了巡逻防控、打击犯罪等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扶贫工作开展以来,___被选派到通榆县鸿兴镇东风村任第一书记。他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工作方法,用恒心、决心、热心和耐心为东风村组织建设和扶贫政策落实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通榆县鸿兴镇东风村2018年全村退出贫困村;2019年全村11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2020年初,东风村被吉林省第三方评估组抽中为第一受检单位,全村共抽检40户贫困户,以“零问题、百分百满意度”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检查。
___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以来,深入村组及农户家中,调查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争取各方支持,服务该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阶段工作。驻村工作期间,严格执行省、市、县驻村工作五天四夜的要求,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由于长期“黑加白”“五加二”的工作,突发冠心病、高血压,住院治疗10天后,连家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就匆忙返乡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他深知自己扶贫工作的经验不足,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在积极请教东风村的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的同时,他还经常深入到户,全面了解民情。担任第一书记之初,他花了几个月时间,走遍了东风村3个自然屯115户贫困家庭,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卡”分类建档,对贫困户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及时更新、实时掌握。3年来,累积入户走访2500余次,平均每户走访10次,平均每天走15000余步,最远驱车2小时到170多公里外的兴隆山聚宝屯慰问,几乎所有村民家中都留下他的身影,村里每条道路都留下他的脚印。
东风村由于土地贫瘠,村民一直以来都是以养殖业维持生活,针对异地搬迁所面临的老百姓养殖畜禽的具体困难,他积极向市局领导反映,协调省市扶贫相关部门划拨资金370余万元建设牧业小区,建设养殖圈舍10栋、养羊3000只的牧业小区,解决了村民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小区建成后,___更是关心着养殖户们的生产生活问题。他先后多次组织市公安局的党员干部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共筹集资金13328元,为牧业小区10个管护房粉刷墙壁450平方米,新铺炕革炕沿10个,为每户前后窗加装了塑料布,购置了10个简易衣柜,张贴扶贫宣传标语10处,安装电视接收器14台、门帘10个。2020年10月,___了解到贫困户刘某家庭贫困患有疾病,他便隔三差五地去探望,关注其病情变化,鼓励他积极生活。为了改善刘某一家的生活水平,___为他争取了村警公益岗位,每年提高收入1。2万元。
为了促进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他借鉴通榆县其他乡镇扶贫中取得的成熟经验,推动建设了扶贫“爱心超市”,先后协调各单位,组织筹集资金21万余元,为超市装修、补货,制定了组织机构设置、工作制度、积分评分小组设置、积分评分细则、积分兑换商品名录表等相关制度,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上集体劳动或公益活动,通过激发内生动力获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物品,做到既“输血”又“造血”。
参加工作以来,___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评为优秀公务员9次,优秀党员4次。
退伍军人先进事迹20240字篇8
周丽梅同志出生于广东佛山,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海南省三亚警备区服兵役期间接受部队的严格训练,练就了军人的气质与信念,对党和祖国充满无限热爱,退伍后投身于基层,在基层工作中发光发亮。
周丽梅同志在工作期间不忘入党初心,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群众办实事,为村民谋幸福;在村委会工作中,一直勤勤恳恳,主动担当工作职责,不推卸责任,为村委会工作者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为村民工作中,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遇到村民的“家庭事”,把他们当作“自家人”,耐心地与他们进行谈话,始终怀揣着解决“小家”是为了“大家”的信念,在基层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自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周丽梅同志一直以党内规章以及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加入河宕村党支部十多年,她从一名工作人员,到妇女主任,再到现在成为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一直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决不推卸。
新时期的村委工作不局限在经济发展上,还表现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十多年来,周丽梅同志坚持组织村民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孕前优生检查等多项妇女健康检查几十次;此外,还经常下村落户关心村民生活,多年来累计落户数百次。周丽梅同志与其他村委干部一起在社区卫生、公共服务、教育、民政、村容村貌建设等方面建设好社区,为建成一个宜居宜业的社区而努力奋斗。周丽梅同志始终保持鲜明的人民立场,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用知识和本领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